孔孟曾颜,AllByMyself。假花假鸟娃娃头、摆拍、过曝(神笔)、hellokitty、墙上挂着的鲁迅照、XXXX核心价值观,一切皆虚伪,只有那没有出镜但用心栽培植物的南老师和漫画书里丢失的她的照片在方寸间露出真诚(子见南子)。全部固定镜头组接,直到最后一镜动了起来,在那毫无温度的鞭炮声中好似终于从此前桎梏中解脱。[2023-03-15]
我天啊,可爱过头了。取消了人物,建立了空间,准确来说,是抓住了那些生活过的角落和细节。通片都是造型,准确拍出了物的寂寥。沉默的人,内心汹涌着澎湃着巨大的情感浪潮,但,他们不说。曝光骚动着静默的尘埃,就在鞭炮声中,停下车,空旷无人,眼底突然潮润。镜头固定、横移,所有荣光归于记忆。色彩、画幅、对称这些形式上多少借鉴了韦斯·安德森,但精神内核是纯原创的、纯东方的。我!爱!孔!大!山!无比期待长片。
视听语言和风格,不露声色的剧作,都挺喜欢的。哎,孔老师,还没走啊。每一个镜头都在说那份留恋和失落。结尾的鞭炮,停下车看向教学楼的画面,导演确实特会拍结尾啊啊!p.s.导演一定是个特有意思的人。p.p.s.亲密爱人我的校园也不错,少年马力傲的烦恼就可惜有李红旗珠玉在前。p.p.p.s.所以孔大山现在到底在干啥呢?
那些长时间的空镜就好像偷跑进我的脑袋里,截取的儿时记忆。
用了老电视机的画幅,所以整部短片的质感都像这位老师一样垂垂老矣。几乎全部都是固定镜头,唯一的横移镜头由于与骑着小电驴的老师保持着相同的速率,也在动中求到了稳。长达几十年的教师生涯通过规矩驯化了眼前的男人,极为公正的构图,仿佛是他内心的外化。实验性很强,颜色搭配像是简略版的韦斯·安德森。展示物品时配上了相应的背景音乐。在老师教育学生时,背景呈现的是圆规和尺子。学生希望老师将《名侦探柯南》中的照片还给他,突然插入一个与故事毫无关系的拍摄人员,再利用摄影机的过曝和升格镜头过渡到现实,营造出尴尬的氛围。公开自己确实拿了照片后,连着切了好几个隐喻蒙太奇,在暗示教师失格的同时,也像是在寄希望于祖国的新一代。其中居然还有《歌手第一季》迪玛希唱AllByMyself,导致那段我都没听他们在聊什么。
孔孟颜曾,子见南子,化用得相当巧妙。
#资料馆留影.孔大山短篇集#导演映后说出演的都是家人,孔老师就是大山的老爸,怪不得这么有生活气呢,几个短片里个人反而更喜欢这一部(风格迥异于前作),因为“春暖花开,有情有义”。无数回忆片段在老人办理退休手续时汹涌而至,校园的角角落落与朗朗读书声,懵懂少年和退休老教师的合影,大头娃娃面罩的意象再次出现,箱子里都是被没收的学生玩具(多少人的回忆杀啊)……过曝照片里春来春去的四季轮回,这份念想无论何时何地都真真切切。
可爱,极简,温柔。想起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先生捉见上课画小人的我,打了我的手板,却在我的期末通知书上写着:该生有美术天赋,望家长好生培养。
3.5看出来他喜欢罗伊安德森了从孔大山这儿学到了扬长避短比如我摄像不行器材不行索性我就把固定把手持玩明白
导演太适合拍中型城市体制内「小知识分子」的故事了,所以《宇宙探索编辑部》把导演两个特长结合,是1+1>2。看简介对这个故事完全不感兴趣,因为我非常讨厌学校。但镜头愣是如涓涓细流,把我带入孔老师的世界深潜:观察、体会那些沉静、暗涌与深流。孔老师去学校还有班级的那些场景,让我想到《及格人生》里也有几段相似之处。作品是否有真情实感,观众是能接收到信号的。@2023.3
这个不仅是镜头漂亮,留白(叙事省略/话外空间)设计得也恰到好处,尽管没有一处正面叙事描写,但南老师的故事依然清晰可见。尽管没啥关系,但看到片名还是不自觉就哼起木马的舞步。
山东人表示服气!
原来HelloKitty加湿器也是老演员了
有点小意思,还是差点意思。
原来加湿器这会儿就出道了啊
孔大山真不应该放弃拍电影
美丽。
就是呢个moment
无声胜有声的厉害短片,四平八稳的镜头、面无表情的表演都在还原曲阜这一圣人故里的正统,而一张照片、一串鞭炮却又是无尽的不可说叛逆。
空间的建立有意思,一张照片背后的九曲回肠,拍得疏离克制但有趣味,颇有余味;大头娃娃面具和收缴的学生物品好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