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相信愛可統領天下
连续看了三遍很想拍出这样的短片“没有东西应该为铭记痛苦而保留下来上帝的教训没有必要雕刻在纪念碑上那只命令和指挥的光荣之手也是乞求宽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认为,能看到苦难也是乐观主义的一种形式。”——罗西里尼
最后一句旁白和最后两个镜头,震了
虽然如此艺术地不满了一把,还是挡不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当时看来应是有力的片子吧,喜欢某些静止镜头,比如老人坐在雕像的脚下。喜欢结尾。到底是引导的胜利的手还是祈求的手?不过是换一个角度的问题。
皮亚拉怀念自己长大的地方,巴黎近郊的一部短片。深情
《真爱存在》,21分钟。莫里斯.皮亚莱特通过对巴黎市郊生活的描述扩大到审视整个法国的社会问题。大人们为眼前利益杀鸡取卵,导致环境恶化,小孩在失去自由空间的同时亦受到贫富不均的阶级对立影响。时而抒情时而忧虑的画外音,让人感受导演对当时法国前途的忧虑和责任感。
杰作!0228MauricePialat-Courtsmétrages后重看《梵高》.20130724FDI重看
皮亚拉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多年以来的梦想,至今还没有实现,压力堵塞了我们的耳朵,工作生涯到了尽头,还是一无所有,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教训是不会刻在纪念碑上的...光荣的命令与指引之手,也可请求,简单地改变一下角度就足够了
有感动,其实历史根本没改变过,一切都只是轮回
人们研究cityfilms/citysymphony,此处的“郊区电影/城乡结合部电影”同样值得研究。近郊不是二战后美国式中产社区,而是被榨干的劳工/移民社区。棚户区失火令人想起《马尼拉在霓虹灯魔爪下》。旁白令人想起马克、雷乃、Franju《兽之血》(镜子,部分构图),及战后剧情片《红气球》《我的舅舅》中的贫困小孩。打架场景应是staged?对阶层固化的批评(郊区小孩上大学比例3%),音乐中有着无奈。被边缘化的人们,只能出现在少数纪录片中,还有如瓦尔达《拾荒者》。
没有字幕很多东西还是感觉不到但是从已知的就足够四星了。。。
大段意识流旁白诗配乐的黑白小短片习作感觉都一个味儿的,可模仿性很高,有空可以拍一个玩
好左。皮亚拉跟左岸派分享基本相同的视听语言但是政治态度上左得多啊。
恍惚间以为自己是在看侯麦的短片.法国人生存状态现实写照和思考。一个人的出生地是否能够繁荣决定权和规划权全都掌握在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有资格能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手里,他们觉得哪里对国家好就把重心放在哪里凭什么?有的孩子玩滑梯而有的只能从土坡上滑下。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有些人生来就活在大都市(不是说大都市一定好.吃穿不愁钱也完全不是问题,而有些人却连生存都堪忧?知识改变命运,但如果生在连电都用不起学都上不起的家庭呢?工人儿子考上大学占比3%,巴黎大学1.5%,医务工作者0.9%,文学系0.2%;巴黎以外的剧院0,音乐厅0..香榭丽舍大道如此纸醉金迷高雅奢华的地方三公里外竟是一片棚户区;每天四小时的通勤究竟是为了什么?通勤的火车边有人在愉快的游泳~没有晋升,没有计划,荣耀之手也是恳求之手_
[5.0/5.0]美啊!「《惡魔天空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莫里斯皮亞拉以簡潔素樸的影像,感傷地展現二戰過後巴黎郊區日常,這是一首優美雋永的影像詩篇。」(2016高雄電影節)
摄像真棒,珍贵记录下当时战后的巴黎景象,社会主义的入侵,消费时代的入侵,实实在在的资本化的侵蚀
Asocialcommentaryonpost-warFrance'surbandevelopments.
皮皮的處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