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的好看,不是传记片,但是处理的很像传记电影,然后用绘画的方式来转场,挺有趣的。
论记者的职业修养/想起分析张爱玲生活垃圾的记者/年轻人的雕虫小计在漫长人生面前其实很无力/重见旧爱确实是毁掉旧梦的最佳方式
“再见列宁”导演和主演组合,似是而非的虚构人物冒险。镜头和画面活泼跳跃,抖了很多细节和小幽默。就是剧本有点别扭,感觉局部比整体更好看,亮点都碎片化了~
原著就已经非常不出彩了,没想到仍然没给电影提供半点机会。
油画的动态处理很惊艳,但叙事太散抓不住重点。
一个是绘画的转场可以学习。还有一个点,老人找到年轻时的恋人时,那种无奈、无语、尴尬、冷漠、无聊
3.5,再見列寧搭檔再次合作!從藝術題材出發的諷刺小品,公路電影元素,穿插油畫特效很棒。老畫家是虛構人物(可能是用Kandinsky當基底?)丹尼爾演自大投機的三流評論家挺可愛。最好笑的吐槽是"哇~夏卡爾的真跡耶""拜託夏卡爾真跡比複製畫還多"
挺好玩的一部片子,丹尼尔·布鲁赫一脸懵逼的样纸真的太萌了!
德法人的思维都很跳跃。
走近传说,却看不破传奇,因为人生本就太多神秘。影片在真实艺术史背景下虚构了画家卡明斯基,却借由探寻他一生的谜题展现出了一个人真实的孤独和衰老和整个世界真实的神秘和无解,轻松诙谐语调下潜藏着某种深沉和无力。亮点不少但贯通感稍欠,本片对于现代艺术的插入运用精到巧妙,画作转场效果惊艳。
其实老头交给年轻人一份传承,人类世界就是欺诈的艺术空间
哈哈妙得很
这么讲故事实在不习惯呀,总体其实蛮闷的。片尾好棒!
一部wolfgang赤裸裸的炫耀品味高度的片子,片尾直接做成了艺术史的普及,本是俗套的落魄作家与年迈大师的上路故事,想到哪写到哪的剧作却因为通篇的艺术感而变得极具魅力。章节之间的转场都漂亮的让人鸡皮疙瘩。德尼拉旺的出现太惊喜了。布鲁赫正式进驻我男神前三席:)
画的元素用的很棒
作家就得是这种颓废妆容么?不讨喜。音乐很好听。
EsdauertelangebiszumerstengutenBild.-Daswerdeichzitieren.-Nein,Siesollenesnichtzitieren,Zöllner,Siesollenessichmerken.看到这儿突然就泪目了,准备去找原著看。
片子的节奏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台词:重要的东西都是在跳跃中获得的。
挺轻松幽默的,反讽也到位。看到个短评说“老画家是虚构人物(可能是用Kandinsky当基底?)”那不能够,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奠基人之一,跟片里这位完全不搭界,不能因为名字里都有个斯基,就觉得可能是...:)
老奶奶给满分ichwarbildschö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