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到我以为是哪位意大利画家奇迹再现在荧幕上作了六小时的画然后飞走了,骗过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细腻真实得像是上帝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副画卷。一段绝对非同寻常的观影体验,让我觉得彷佛越是接近泥土越能听到天堂之音。现实主义和人类生活真是太美了,宛如神迹。
今年最完美的影院体验。当然可以说长镜头调度像雷诺阿,剪辑前后的叙事方式想起布列松,但这终究还是完全属于皮亚拉的作品。画面内的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展示时间上诸多复杂情感的画卷,而叙事被放到了其次。我很难想象他是怎么调度这么多的演员,还能传递如此动人的情感。可能是因为皮亚拉的摄影机更多地像一个旁观者视角,主动去(用zoomingin/out)摘取画卷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尤其是人越多的戏更为明显,例如停战那集的广场戏)。是很像纪录片,尤其是课堂戏,感觉像在录制上课真实的过程,而非刻意的戏剧化。
A+杰作。再多的赞美都是苍白的,不如皮亚拉一颗镜头的起落,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一副画面的光影浮动。皮亚拉克制不煽情,甚至刻意切掉了感情张力过于浓厚的瞬间,但再多的减法依然抑制不住泪水的涌动和真实的呈现。一情一镜一人,皮亚拉长镜头如此丝滑自然,却蕴含着无尽的诗意和无限的延宕,真神从来不在乎电视剧还是电影,不在乎时间长还是短,留下的都是能经历时间检验的神品
静候洗蓝之日!皮亚拉或许是电影史上运镜最为流畅的法国人,他的长镜头完全是隐形的,从特写,局部,中景到远景再回到局部,多数时间一场一镜,焦距、运动和景观在空间中被情绪包裹着交替衍生,却不使人感到那只“操纵摄影机的手”和“霸权式的眼睛”。这只能因为皮亚拉调度的中心永远是关乎“人(情)”的,他的推近是对角色禁不住的怜悯和爱抚,拉远是羞怯而不敢触碰,定焦则是作画,意图把这一幕固定在时光和记忆之中。所以我们在其中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摄影机的运动具有非常复杂且精准的自主性,但却像一个旁观者(并非偷窥者或敦促者),有着旁观者对事件的好奇、贪恋和尊重;而人物却异常自由甚至散漫,享受着镜头的纵容和溺爱,走进时间中各自的模样:欢喜和悲伤、告别与乡愁的七彩版画。
+★。Cinemaisexperienceofemotionsandexistence!
真实得让人不觉得是片子
杰作,完全是维果和雷诺阿的优良传统!
洗澡吃飯做菜野餐躺在寵物身上打鬧打獵戰爭遊戲搶玩具讀信輕聲細語和不認識的大人說話皮亞拉飾演老師,因為冷面笑匠所以需要猜測他的喜怒,我很害怕這種。
拍得真好,甚至比塔可夫斯基还普鲁斯特。
实在太美丽,太惆怅了。完全看不到技巧,真是写实的魅力啊。
能够选择以这种方式去刻画这群人和这段岁月,如此生动、丰富、朴素和平实,可见皮亚拉对人性的洞悉之深。固然细腻的技术、良好的文学和视觉素养以及悲悯的史观对于这样一部作品的呈现必不可少,但它们都只是对导演温柔又深邃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技术支持。皮亚拉知道人性共通的情感避开过多修饰和渲染能够更好地传递。如果一个在琐碎嘈杂的世界中日渐磨损的观众无法进入这样一部影片,那么就放下它,过自己的日子,自然而然地去经事历情,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增厚与世界的联系,总会尝到与这部电影近似的滋味,然后,若有机会再次进入它的世界,就像是一种回归。
comingofage中没有轰然崩塌的城市,只在别离时才唤起数次连共同发呆都显得弥足珍贵的回忆。不会有谁比皮亚拉更懂得尊重人物了。
+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进入的影像深深扎根在法国土地上,在此处生出的并非只是适宜欧陆的影像,而且是在情感上具有普遍的价值。
7.5/10。一战期间某法国小乡村的居民们(小孩/大人)的日常乡村生活以及他们因被战火波及而导致的各种麻烦/悲剧。影片通过克制的表演模式和平淡的叙事节奏构筑了「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但作为主情绪电影却用群像叙事(问题同质于《河流》。不过由于本片是6小时的长篇幅所以也许用群像没问题?),扣1分。
片名很美,就像诗。故事也很美,夹杂着痛。部分段落显得冗长,如洗澡、背文、唱歌。对节奏有一定影响。最后告别的情绪隐而不发,想哭。
忘了标记已看了
难忘。我非常喜欢阿尔贝爸爸这样的男性。
美得让人无话可说
感谢豆瓣,已下!2014.9.10标记想看,之前应该看了两集。2018.2.25看三2018.2.26四五2018.2.27六七(大概看,但不错,值得推荐)
4.5。从中期前一直看到答辩结束,观看过程恰好与战火的逼近和撤退达成某种同步。然而战争在这里仅充当背景提示,皮亚拉几乎不展示其戏剧性,只留几次小打小闹的「模仿」作为表现。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对日常生活极其细致、绵长的描绘,终于变成流动的油画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