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点看看维斯康蒂版吧。。
看了一半就退场了,还抹黑摔了一跤…………
看的现场。冯·霍夫我一直不太懂...
看过IvovanHove给本团和法喜排的戏,就知道他心里其实是瞧不上欧美主流市场观众的接受能力的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这个版本胜在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语言来暗示剧情。IvoVanHove像是从惯用的极简开始,但慢慢又在道具、色彩、布景和音乐方面不断增加,变得非常杂乱。矛盾还在于用动作表达精简了很多剧情,留下的却还有很多冗长无用的内容。
超牛逼的表演,可我不争气地睡着了。。。还好醒的及时,看到了震撼的结尾。不是情欲,只有原始的冲动,人类是多么无知又无助。
改编自电影《沉沦》,沉沦又改编自小说/电影《邮差总按两次铃》。
不太喜欢这个改编:所谓的精简改编,拿掉了维斯康蒂的特色:尤其是角色的心理刻画和情绪转折。反而加了一些不明就里的废戏(那一声声Johnny叫得我真是出戏!#腐)导演很明显想把剧朝裘裘风光的回归独秀路子走,却被Halina“喧宾夺主”了。但三人在机油中的厮斗以及舞蹈还是蛮有表现力的。
补标一下怎么这么低我记得Ivo后几年的internationalproject总有一种移花接木的错位感这种移花接木是文化背景的错位感总觉得他的欧洲审美和英国的演员并没有融合非常好当然这故事本身其实也没有很好啊但是其实还算是有意思的JudeLaw演技有一些太表面了我一直觉得他演技不是很好有点撑不住不过还行
道具的巧劲和心意很不错,漏了机油的发动机、自行吟唱的手风琴、案板上被拍打的肉、满地的速食垃圾…意象层层抽剥到最简,其实还不错。但堆砌的过程和演员的情感突变一样僵硬,这种“不知道为何”的理智外的行为是导演故意为之,结果就是片段冲击力够强,但整体说服力不够。女主比JudeLaw要好。
裘花在这里遇到了和抖森一样的问题,过于美貌,过于贵族,不符合人设。或者是女主不够美貌。但是女主演技过硬,使得本身是主角的裘花棋差好几招。
女主演技碾压……
NTLive对国内的文化艺术科普意义大于戏本身,剧本不行但还是很敬佩演员现场表演的热情克制与投入。
没看过电影和小说原型,但改编后也太简单粗暴了,角色没有立起来,台词显得特别中二,一言不合就唱歌好尬。裘花很卖力了,但和女主之间就是没有火花,还不如和基友小哥哥远走高飞。只有情欲戏和暴力场景保持水准。终于明白DavidHare为什么要怼Ivo导了,为了凝练和当代感,有点跑偏了。
看到最后心里OS:“这神马鬼?”,Gino面朝大海的时候就该结束呀。。。导演编排的问题,Jude的颜都拯救不了
1.小时候家里养螳螂,两个螳螂相亲相爱,随后其中一个吃掉了另一个半个身子。动物之间的爱情热烈,需要你死我活,不需要接吻,一旦拥吻离死亡也就不远了。2.同性恋的桥段可加可不加。3.我学会了男主角的穿衣方法,之后恋爱了要试试看。4.啥是爱呢?又老又呆就只能是责任和给予了嘛。搞不懂。
17barbican打卡
不接受反驳。迷情记就是很好看。以及导演说这不是个爱情故事,我反而觉得它就是。一些跟爱情相关的元素,比如逃离,比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性都出现了。导演强行解释这是一部类似古希腊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悲剧,我不接受这个说法。这完全是现实主义,跟命运之类的东西无关。打分比我想象中低太多。
当花样流血变成了花样漏油。。任何文本都无法撼动伊沃·冯·霍夫的极简性冷淡画风。看到了很多具有当代解构意义的符号(肉、手风琴、快餐垃圾等等),但整体呈现上更像是对这些符号的一味堆砌。过重的依赖细微肢体与情绪的表达作为NTLive亦或电影都没问题,在舞台的话,对其表达的效果不置可否。
IvoVanHove排得太快太乱,演员演技又撑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