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一直听把老师在吹什么堪比金棕榈的摄影(真是够了)
三部曲之一,其实有许多人都没看懂,没有关注到片子真正的内里。在讲述少女成长的同时,远远超过了狗十三,在描摹伤痛之后,更加关注了现实层面中的性乱象,片中的姑父在暧昧表达中,渐渐显现“恶魔”本色。
记一次迟来的月经。前面太散太弱,摄影亦显得过于混沌,最后30分钟扳回一城,手术台及祭献式直指人心。告别少女,迟疑地迎向未知的少妇往复。
把血盆经包好纸巾垫在内裤里的你。光脚站在瓷砖地上一下下用力捶打小腹的你。被下药半夜疼得躬下身来大出血的你。十四岁的沉默的你。
比《笨鸟》还要好,很可能是新千年来最棒的一部华语电影处女作。
时隔多年,《人鬼情》后中国最优秀的女性电影,终结了近二十年的空白,为黄骥姐和大冢感到骄傲。
整个观影过程都是混混沌沌的,结尾的确震撼,但之前的情绪已经被支离破碎的剧情消耗的差不多了。
长有内地独立电影的胎记。
青春残酷物语啊····前面压太久了,看到打胎那真心太难受。。挺好的电影,不想看第二遍
沉稳、坚硬、细腻的女性导演作品。
全非职业演员,能有这样的呈现真是太了不起了!几乎没有戏剧化因素,甚至也很少有情绪的流露。一些评论中屡次提到导演之“勇敢”,反过来说,这也要求观众足够勇敢去直面这样一个生命,如此真实。检查经血屡次褪下的内裤,洗澡洁净身体,镜子,血盆经,妇科手术台上的刮宫手术……
没有字幕,都听不懂一部中国方言电影在讲什么,还好中国人的悲欢是相通的,南方一片潮湿,少女默诵黑暗传
#BIFF#嗯……..开头二十分钟都很有力量⋯⋯然后就停电了TT
演员都挺好的,不过这么冷酷的镜头和色调让人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进而感觉一切都是伪关怀。
比起后面的《笨鸟》,情节和手法略显笨拙和生硬,不过就是这种笨拙和生硬,让导演找到了现实表达的骨与血,也找到了姚红贵这个韧性十足的女孩,非职业演员,但可以一直用下去。
20221108对比《石门》来看,《鸡蛋和石头》的镜头更近,试图呈现的东西也更小、更亲密,但对于女性身体、创伤和痛觉的直面和关怀一以贯之。月经的在与不在同样让女性忧虑,羞耻不仅作用于它在的时候,因为当它不在,就意味着有什么别的东西(往往是由男性暴力造成的)侵入了它、取代了它。留守女孩的生活里有诸多absence,父母的关怀、对叔叔之暴力的承认和惩处、尊重女性的医疗条件、言说的欲望和能力、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希望,当然在乡村,一个女孩本身就是一个absence的注释,她的存在意味着儿子的absence,因而也永远处于阴影之中。鸡蛋和石头在影片中具有巧妙的多义性,而朋友为她画像的段落犹如黄澄澄软乎乎的蛋黄,巧妙的嵌在石头的挤压里,折射着弹性的光芒。
《鸡蛋和石头》★★★:虽然我与他们的生活差异蛮大,但他们的居住环境却与我的农村家乡存在好些相似之处。——《石门》★★★☆:现实生活中也有了解过与之类似的事情,只是很少看到它们被拍成电影。&和谐的情况见多了已经有些习惯,但再次遇到还是有些不习惯,可能自己心里也不希望自己真的很习惯。
原生态电影,比较残忍
误导设置的不好,前面更像是在拍和,而和本身就是个逻辑性的东西,这种不在意开关闭合的不是不行,导演自己也讲了拍的时候在意的是每一场的状态,那就一开始就讲明白大家都是鸡蛋好很多
#realasianfilmfestival#这题材真好。不在国内所以不知道国内对于留守家庭这一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影片声音处理很好,整部影片很慢。题外话,每次看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题材就感觉特别难受,大概是亲情的链子过于脆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