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dHIIFF#人物的“游魂”感做出来了,影像质感还成,但光顾着凹造型了吧?故事讲的啥玩意?并不是来看你上光影课的谢谢。
以为是一个脑洞很飞的片,其实是我误会大了。导演的处女作长篇,其反思战争的角度也是蛮有创意的,二战真实故事基底/未来世界的设定,黑白摄影是亮点,但整体欠火候。
优:音效处理镜头调度长镜头仰拍特写缺:待补
#2ndHIIFF#另一种形式上的战争反思,全无战争场面的描写,却能在细碎而庸长的生活中反映群体性的疾苦。黑白影像+手持摄影是特色,通过声音系统和肢体动作的大特写作为情绪营造的突破口。刚开始生活是黑白的,只有死亡是彩色的,因为死亡能够刺激人们脆弱的神经。到后来,日常生活和死亡都是黑白的,因为死亡已经变成了生活本身。
黑白摄影太美了
列宾美院风格画表现主义的调调。技巧或许该做减法;最后的最后居然告明是videoessay;allinall…alongthelinethattouchesmethemost:toanindividualist’spov,itdoesn’tmatterifamillionofmenperish,itmattersthat,amandiesamilliontimes.
可以认为是reenactment性质的混合纪录片?所谓的“未来故事”设定我也可以理解成是懒得做period处理直接就在现成环境中拍,这样服装啊仪器啊电脑啊都不用换掉。反正结尾字幕出来告诉你我也是映射到对当下与未来气候危机的statement哦,howconvenient。然后反正statement和genre决定了它根本就不用考虑fictionnarrative的基本要素了,不需要塑造任何人物,不需要观众有investment,random角色们说死就死好了。
镜头给到的每一处逼仄只剩角落与死寂。冻结的码头,阴秽的街道,赤裸的尸体,抢夺食物的难民,筋疲力尽的怒吼,吃死去的母亲的口粮:而迟到的食物已经不再属于能解决饥饿的范畴。因为损坏了一层又一层身体的机能,精神的底线,徒留的一切,竟然是如此高纯度的痛苦。所有的拯救都变质,所有的死亡已不必试探。它只是一种模式。只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结局。未来是怎样的?未来对于苦难的当下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HIIFF·1stfilm#以列宁格勒保卫战为原型而创作的近未来故事,但实际上完全没有任何科幻元素。黑白摄影质感绝佳,通过保存种子的人们来切入战争和饥饿的角度小而精巧,有很多动人而充满灵气的瞬间,例如那在黑暗中堕入虚无的唾沫。出自战争中的真实文字和环境音赋予了来自现实的重量。但可能受限于成本,置景尤其是演员的状态缺乏信服力,饥饿感和绝望感也就缺乏力度。
配乐好听但是突兀,敲击声是什么;画外音取自thesiegeofLeningrad亲历者写的诗;除了火星子和雪以外都是黑白的;个体故事里见collective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