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和妈妈一起看的片子,看完觉得心里很宁静,开着DVD机睡着了,老爸过来关的~
真心是好片。车窗=银幕边框,人物之眼=摄影机镜头,又是循环结构,又是装置艺术。结尾真心翻得太好了。mk2DVD里收了傅东老师的介绍和三段评论,以及阿巴斯访谈。
很严肃地讲,这其实是一部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男主角是S,他想找个M,并且这个M要甘愿让他做S,在相继遇见了一个处男、一个性冷淡和一个比他更强势的抖S之后,他忽然觉得其实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M。所以说,无所谓生死,到底是要心力交瘁掌控自己的人生,还是一身轻松被现实推着走,这才是真正的dilemma。
通篇苍茫的土黄色环境和促狭的车内场景营造了一种逼仄沉闷的效果,因而竟使得最后的暮色、月色如此开阔明亮、余味悠长,不仅仅是在色调和空间的先后对比犹如《呼喊与细语》,就连对于斡旋于死亡与生存之间的虚假的希望(在此即具象化为樱桃的滋味)所产生的疑惑也与之相似(“泥土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赐予了我们”“所有的美好事物也都要归于尘土”),自杀真乃唯一的哲学问题,这是劝慰向死者要为樱桃之味而活吗?我觉得不是,车内那段被诟病为说教的台词并非在灌输鸡汤,而是先验地放置了一套作为人类大多数的乐观主义者(可能是用以麻痹自己)的说辞,然而结局的悬置状态说明阿巴斯也并未给出自己的答案。
当电影只是作为讲述道理的工具,它便失去了滋味~~
说实话,作为被商业片惯坏了的我,对于那些“看看我是个艺术家我的影像多么富有艺术气息”的电影,总是带有本能的警惕与排斥感,比如说《枝寒雀静》或者是老塔这一类抽离生活的长镜头。但我从来没有对阿巴斯有过任何的排斥,他镜头的注视是如此的深情,如此的温暖,他的艺术表达完美地隐藏在了现实主义的影像之后,隐藏在了质朴的故事与同样质朴的人物中。汽车在想要了结一切的地方一圈又一圈地徘徊,载上了一个又一个乘客,剧本抽离了痛苦的原因,画面抽象出了挣扎,最终在黑暗里,面对生与死。太牛逼了。有意思的是,从心理学角度,老人的那番话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是没有用处的,只会对大部分观众起作用,所以电影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极端的心理困境阐述面向大众的哲学命题,而不是心理学研究。
全程都在注意边上的姑娘被冻得搓手搓脚,最后一咬牙把外套给了人家,才开始专注地看电影。。。资料馆的空调实在太坑。
阿巴斯确实很碎碎念,给我留下台词不够深刻的印象。。当然了,片子虽然慢,但不闷(这几天确实看了很多这样的片子,睡眠细胞大概是这几天不在状态?)。“清晨我带着自杀的念头出门,晚上我带着桑葚回家”人的奇妙在于想法的彻底改变或许连一瞬间都不需要。
假如你真的能看懂,你一定会爱不释手。
电影基调还是很明亮的,个人觉得还可以再晦涩一些,再多留一点白,不要让标本师老头把道理讲得那么明了。
生命当下的滋味。“我总是害怕因为讲故事而变成小说家。”正是这样高度提炼的叙事方式,让阿巴斯摆脱了小说家的身份,而成为了一个哲人。他关心的,不是具体事件,不是寻死的特殊缘由,或者一个想要自杀的男人到底死了没有,他关注的是具体故事背后普遍性的哲思,或者说,生命本身。(影子一段)
十年之后资料馆再看,居然哭了。此片的主题是如此宏大,满满都是对生命的爱。星空灿烂,晚霞绚丽,泉水清冽,樱桃甜美,就连隐隐雷声、沥沥雨声,都是生之可念,还有什么理由去死?我想内心越丰富的人越不会轻易寻死吧,因为有太多有趣而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诸如对真理的追求,对美的体验,比如电影。
我曾经站在樱桃树下吃吐过。
后来发现,阿巴斯的电影重在后调。
新兵/神学院学生/解剖课老师——三个小人物不同的象征微妙地关乎政治/宗教/科学对于生死的解读。拒绝殉道者一种超出交换价值的牺牲,进行了三段重复在盘山路自我祭祀之旅。企图在一个无尽的夜晚用不确定因素(安眠药)命运或神的旨意博弈自身的去留;归宿是泥土——对生命或自然最后的留恋;而旅途中挖土机的掩埋动作/照相机捕捉他人的瞬间,从昏暗到鲜艳的片段中产生矛盾,在反复的对话和夕阳美好逼近中产生动摇;最后或许与黑暗中闪电和好、黎明破晓时,不值钱的苦就算结束了。
以前被阿巴斯吓得不善,这部却意外好懂,终于找到了法门。结构如同光谱,每个人对各自的生活和生命都有着本能的尊重,无论最后的老头虽然絮絮叨叨,但话里尽是人生哲理,这样的编剧不可能来自语言的浇筑,只可能来自文化和生活的洗礼。镜头简单甚至单调,道路曲折而漫长,富有象征含义,诗味盎然。
文艺电影的教科书,美、漫长、气若游丝。淡疼的男纸,必死的决心,惜命的结局。
拯救只是一个巧合,所以有人觉得说服力不够。当然不够,但重要的不是那个谁都看得出来他太絮絮叨叨的老人巴瑞德那番话,而是,有一个生命被挽回了。人被拯救需要的不是说服力,而就是运气。问题是有没有人给悬崖边上的人提供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运气的可能。至于试图或以为能提供更多的帮助,那是狂妄。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没有让你以为挽救的成功是理所必然的:它允许那个好老头既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又显得啰里吧嗦。另:最爱电影开头,又乏味又动人。
1997年戛纳金棕榈奖。1.私以为配不上金棕榈,待看[鳗鱼]和[意外的春天]后再论;2.车内浅景深与远景长镜头搭配,声画分离,平实至简;3.说教味太浓,这点严重不喜;4.真正要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被这点稀松平常的廉价乐观主义鸡汤所劝服?主角从头至尾不似决死之人;5.泥土的暧昧黄色笼罩全片。(7.0/10)
2021-9-4重看;完全不觉最后一段说教了,时间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只觉余意无穷——当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反复冲刷着无常无语的生活,最终选择生或死,或是否可能真的有「樱桃的滋味」之一瞬产生通透顿悟,已然不重要;我们缺少的,希冀的,恰是一记击中心坎的重量。满目黄色光线迷蒙压抑,暗合生命秋季的丰实与萧瑟并存;曲折山路是迄今已走的路,路上所遇或如流星过客,或在你生命中刻下印痕,冥冥中启示你的人亦如樱桃之味,可遇不可求。环境部分暗示心境,尾声黑暗中一缕光线下的树木好美,喜欢博物馆外一段——天色澄澈温柔,天光明媚,一切似乎还有希望,回望那烟火人间也是生机蓬勃;重要的谈话或动作都发生在中远景里,还原现实主义本质;行驶在蜿蜒路上的对话如画外音,台词之外留白;几个人不同反应拍得真棒,开放结尾想象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