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的田园大片看多了,对这样金色调为主唯美的拍摄完全提不起兴致了……帧帧油画又如何?故事是个俗气的三角恋,这也就算了~偏偏人设还是我最讨厌的那类:欲望一堆,小情绪一堆,就是没点做人的底线和改变的勇气。真是很娘、很猥琐、很懦弱的小文艺精品。
至少要看过蓝光才算看过这部电影,摄影美到无法言说的极致,虽然故事并无什么特殊,但那种散漫忧伤的调子很合我意。
这个导演实在有些仙风道骨的
重看@filmoteca被银幕放大的不只是美到极致的景物,更是缠绕着奔跑流浪相爱告别的人们的忧伤,这种忧伤渗透进日升日落自然的光线,绵延的麦浪,破土的新芽,弥漫在漫天的火焰与心碎的沉默中,把观众也全裹了进去。故事散淡却拥有丰满润泽的气息,如同流动的散文诗。
影片加进大量的空镜头,配上诗化的画外音,台词上也惜墨如金,尽可能地淡化情节,以非叙事的风格,想拍出贝多芬交响乐式的电影。
停滞而暗涌,摄影调度场景各自协和恰到好处,共同打造人世间的乌托邦。象征上帝、突兀立于草原之上的别墅,耕作而无言的人们,经过此地的列车上的大总统是偶尔进入的俗世之物却无法窥见真容,各种各样偌大与渺小皆沉默又阴柔,似乎此地一切与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类史保持从容的间离。天堂无关时间,只关记忆。
剧情平庸,人物平板,摄影强大,调度灵活;女主嘴角像让·莫罗,两大帅哥玉石俱焚。
3.5。爱有罗生门,阶级无流动。动态的米勒,恍如隔世的年代感——相比所谓散文诗,更像强文学性弱史诗感的另一种“《美国往事》”。上半部成于随性,下半部败于随意;摄影神且灵(单拎出来给五星都嫌少),比故事境界高。
7.5.早熟小孩的回忆视角下,生死都是冷漠,只有苍茫的麦田和天空融为一体的美景才让人为之所动。成年人的感情世界纵使复杂却也是抽离了主观色彩一般的平淡,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底层的人民咀嚼穷苦和流亡,在他人的无动于衷里挣扎。
画面太美了!每一幕都美仑美奂。美国农场的美丽尽在眼前,饱和润泽细腻。能在放映厅看1080P蓝光版太好了,感谢组织放映的朋友。故事其实挺平淡的。李察基尔那时候好年轻,但是作为一个流浪打工者服装太考究了些,主角光环么?
几乎全部使用自然光的摄影美到让人窒息,剧情虽然十分狗血,但剧情在摄影的衬托下已经不重要了⋯片子太美了,马利克的摄影都做到如此极致,在影院看真是非凡的享受。(壮观的蝗虫飞起的镜头是由上往下洒拍的然后倒放完成)
Nobodyisperfect.Youjustgothalfdevilandhalfangelinyou.Youonlyliveonthisworldonce.Aslongasyou'rearound,youshouldhaveitnice.天堂和地狱并不是大火过后的两极所归,善恶,爱恨,乃至生死也都不是解读这世界运转方式的答案所在。人自漂泊,生生不息。
摄影一贯的美。那时候的理查·基尔也有点美到夸张。那场蝗灾火灾戏太震撼。在我眼里,马力克再不济,也依然是许多导演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山。
风轻云淡,好几段起了鸡皮疙瘩,节奏和连贯性上比《生命树》要好。运动镜头时,摄影机无比轻盈,火车、麦田、流浪伴侣、孤独农场主,寥寥几幕,感觉已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了。马拉收割机、螺旋桨飞机,自然光和魔幻时刻。一切都会走向黑暗和毁灭,好在旁白小女孩仍有自由ps.基尔居然穿风衣在割麦子?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并获最佳服装、最佳原声等提名
.5,意识化状态一部分已挣脱而出,另一部分仍寄居于情节中,需要第一人称佐以风光图景推动,这与同时代导演体现不出差异,不过在本片中作为节点转场的素材剪辑,是日后风格的奠基。后半部分由叙事任务带来的戏剧冲突虽具有破坏性,但与之同时推进的是第一人称口吻下的第三人视角转述,情节可以很快进入迷离与破碎之中,这是特别的。
补课泰老的名作,画面美得一逼,简直就是电影版的拾穗者嘛,在大屏幕上看绝对好。故事走淡了,并且故意弱化了矛盾啊心理啊之类的,把流水般的生命本身摆了出来,配乐有点过了。三星半。
电影作为艺术,到底是故事更重要还是摄影更重要。摄影能为故事添彩,却不能挽救故事。这就是天堂之日和生命之树的区别吧……也可能是我智商太低实难参透
还不错吧但是身为一个女性bill的行为我无法认同
这时的泰伦斯还拍正常的片。他亲手把她送给农场主,而她在农场主的真心爱护下自然而然的也爱上农场主,没办法有投资就有血本无归的风险。是他贪婪?不够爱她?又或者是因为贫穷,日复一日辛苦劳作流浪他乡还是食不果腹。贫农使人堕落。对妻子出轨的猜测,蝗灾,火灾,自己的病都促使农场主忍无可忍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