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侠盗克奈索 Räuber Kneißl(2008)
- 标签:
- 剧情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马库斯·H·罗森米勒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马蒂亚斯.可奈索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巴伐利亚州。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活的拮据迫使他和弟弟希亚斯在父亲的带领下靠着偷猎苟且偷生。但镇上的宪兵不时地来找他们一家的麻烦,终于,马蒂亚斯忍无可忍开枪打伤了一名宪兵,并因此进了监狱。9年后,马蒂亚斯刑满释放,出狱后的他决心洗心革面,跟自己心爱的姑娘重新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命运总是捉弄人的,人间悲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上演了……...

-
- 主演:
- 类型:
- 剧情
- 地区:
- 阿根廷,荷兰
- 评分:
- 7.7
- 简介:
- 阿根廷/荷兰2001年阿德里安.卡塔诺(《红熊》)执导的纪录片,一部摆明要定位在低格调影片,采粗粒黑白片摄成。荣获戛纳电影节青年评论奖最佳影片,伦敦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剧情是关于一个在布宜诺斯艾利...
- 评论:
- 3.5 有赖于百万字厚度的社会派推理原著,这部台剧从剧本概念到制作拍摄,都布满了巨细靡遗的细节,做出的社会观察聚焦、透彻。剧中将电视台与悬案深度绑定,凶手的无差别行凶,是为了做电视上被注目的“演员”,霸屏大众眼球。这种自恋的动机,就是对社会媒介境况的提喻。林林总总的事件归结,都是在讲说,我们的世界因媒介形式的多次迭代,导致人在信息感知和思维模式上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价值体系的崩毁/重组,世界已是“注意力的世界”。虽存在节奏冗长拖沓、过度表演的问题,但本剧仍是非常推荐一看。
- 如果最后陈和平被刺杀,媒体记者们蜂拥去围堵、记录刺杀者,而把陈和平冷落一边,这个画面应该会更有讽刺感。很多人不喜欢这部剧明示线索削弱了悬疑感,但我倒觉得创作者应该本来就没有把悬疑当做第一要素,人性的复杂和新闻媒体的底线与责任才是首位主题。结尾郭晓其成为律师突然觉得一下子穿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的王赦,“我相信真相会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不管是媒体还是司法,都希望黑暗中能看到这么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