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电影节香港新浪潮回顾展开幕片。不讨厌,有典型新浪潮气质,故事不夸张,不过分戏剧性,以当时的社会风貌为故事背景,实景拍摄,不靠打戏、大场面和明星,而且挺注重细节的(比如跟踪那场戏)。可能是不够血腥和辛辣而且没有大电影公司撑腰所以片子虽然赶上了新浪潮之势却不太响亮。结尾很震撼哦!
盡然粗糙,但場面調度,實景偷拍,以至簡單的人物中鏡,氣氛形造,風格都要比現時的港產警匪片優勝得多了,更沒有煞有介事,刻意張楊的道理要說。無時無刻想起後來的毒戰,因為無論身處何方,也只能接受在這個遊戲規則中生存的道理。白鷹的無奈,石堅的身不由已....
那会的故事扎扎实实,叙事上还是做到了风格化,即使放在当下。职业的悲凉由始至终,又不悲悲戚戚。
他一直帮他点起的烟,警察和线人在车上双双被砍死爆出来的和张徹一样的番茄酱,camp式的解读哪里都适用啊……但最后警察死了没呢,被吩咐拖警察埋掉的小啰啰是第一个scene里出现的线人…跟踪时展现出大量1979年香港的地景,多处大远景。拍摄时有真正毒贩当演员,找了黑帮头头当制片人不用交保护费。
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看的,导演还映后交流了。感觉导演虽然白发苍苍,但是讲起来拍电影的事情,笑容十分灿烂,电影人的生命回忆洋溢着美好
平淡无奇,节奏拖沓。
“即便这个世界不会变,他还是选择去相信什么”,又一个小人物想去撼动整个体制的,后面还演带出了游乃海的《跟踪》
1979年的先锋电影!被忽略的新浪潮杰作!今天终于在资料馆得见!导演翁维铨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意外之喜,优酷上面有这部和杀夫,狼牙口,等等。为了抓到最大的老虎,陈sir搞定线人,搞定上司,搞定下属?而且我认为电影的重心也太过于集中后半段。
翁导演常年亲身进入现实社会,毒贩及黑帮等,有丰富的体验及经验,影片纪录片真实感浓浓。如今年已高仍一身正气,敬佩。MOMA
兩次跟蹤的大戲讓人震撼,第一次黑板前講解與實戰拍攝交叉剪輯,第二次陳sir在總部「狗仔隊」在各個地點standby,隨著目標的變化隨時變更策略,眼花撩亂。結尾突然血腥過後的戛然而止,真的會絕望於主角在這無法改變的圈子中永遠沈淪。也許死在破除怪圈的過程中是唯一能被接受的結局吧。
摄影和剪辑的技术都很好,拍得像部谍战片
新浪潮绝版神片重出江湖!新浪潮版《毒战》+《跟踪》!最后一场跟踪戏异常精彩!白鹰非常适合该种不谙世事的干探角色,拍完该片一年之后又出演了于仁泰导演的《救世者》里面也是同样的角色!片中个人是无法战胜整个贪污体制,如果逼得太紧破坏行规最后的结局只有灭亡!此片片源成疑!无字幕清晰,LD?
喜欢其中的几场镜头都用了伪纪录片手法。大概是因为后期配音的关系,演员念白都过分舞台剧感了,尤其主角白鹰,他是一个英雄担当,但是却又多次灌入现实生活感,看着有点别扭。最后追踪戏,在建的尖东倒成了整部戏的亮点,时代感十足。
4.5结尾给人一种黑人问号.jpg的感觉,还掉了俩手指头,让土象全尸控情何以堪。从警匪片转向了制度探讨,可以赞一个,廉政公署的时代节点让人受用。但有些过程实在很硬,人物心理独白的处理必要,但让人难受。白鹰还是一股胡金铨味儿,好在他挑的眉毛基本都被剪去了,不然得跳多少次戏。
极具争议与传奇性的新浪潮写实类佳作,除去戏剧化收场的结尾,几乎可以算是一部纪录片。时而跳出第一视角的独白、思索,夹杂市井生活气息浓厚的警察和线民日常,黑与白,甚至包括灰色地带的界限都刻意模糊化了。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社会底色,而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面孔,离开银幕,当中就有那些边缘人。跟踪戏的剪辑不错,细节刻画有点70年代西片法国贩毒网的影子。最后感叹一句,白鹰出演的警官实在太合适,结尾太反常规,以至于接着又拍了于仁泰的《救世者》,但意义与质素均逊于本片。
覌于《无间道》之前,制作上虽然粗陋,但写实的风格与反思却是一个时代的再现。#第五届百老汇香港影展#
故事的推进和香港的风俗景象融洽共存,。结尾惨烈至极,庙会的谋杀让我想起了《教父》,苍凉也许影响到了《无间道》。
赶上在大连举办的第五届香港电影展,得以在影院怀旧一把。牵动神经的跟踪戏和开放式结局,作为快40年前的电影,实属难得。
白鹰不止一次念叨着“毕竟邪不能胜正”,直到结尾实在令人唏嘘。观影过程中不断让人联想到很多片子,纪实感如《省港旗兵》,宿命感如《红圈》,悲怆感如《无间道》,内容又像林超贤的《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