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这个版本更尊重她的个人隐私,着重她作品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和意义。
鲸落。生前穷困,死后反而养活了一大批人。实枪荷弹的照片交易现场,一张卖8k刀,比毒品贵…向内而活的人、拒绝了观众/读者对创作者的影响、Instagram时代每一张分享都是ego的广告…想起十年前想去做摄影记者的梦,只迷恋按下快门的瞬间,懒得整理拍过的照片,辗转若干电脑和硬盘,连点开的勇气都没了
想到陈丹青所说的“即便是极端避世、主题晦涩的摄影者,也是对看世界独自叫嚣的人”
我觉着她要是知道自己死后被放到高倍放大镜下肯定会炸毛的
我想她的活着的话也不愿意把自己照片公之于众,即使可以带来名与利。一个艺术家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照片默默和这个傻逼的世界较真。
孤独的向世界叫嚣
比寻找薇薇安那部更有艺术性一点更礼貌一点
看此片我一直想个问题,如果用手机拍照,VivianMaier的故事肯定就是另一种了。对死人往往过度阐释,对拍照亦如此
比起寻找薇薇安的众声喧哗的故事性,这部片子主要是透过照片看她,透过镜头反过去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864814/
当她的照片显示出商业价值后,当初的旧货拍卖者们开始带着大块头朋友做保镖、带着一个全副武装的团队去见面交易。这是薇薇安传奇故事的一体两面,可惜这一面片中只讲了寥寥几句。
更喜欢BBC这个,比较专注于Vivian本人以及其作品、摄影技巧、工具等方面。用禄莱相机,低头取景是很好的掩饰(想要和她一样的相机!),每天拍摄一卷12张照片,风雨无阻,关注家庭和边缘人群,永远可以在人群中跳脱出来进行拍摄,大隐隐于市。摄影几乎是她一生的全部,她的作品也展现了她的一生。
跟另一部个人制作的BBC这版更加注重于作品本身,有很多照片选的比另一部里的好。不过想想也讽刺,vivian生前最后那段时光穷得叮当响,仍没想过公开自己的作品赚钱,她只为自己而拍,最后因为交不起租金所有作品被拍卖,然后声名大噪的时候已不在人世,留下的作品却养活了一堆不相干的人们。我很开心能看到这些作品,只是后面的利益熏心有点悲伤。感觉好的作品就是为了自己而拍摄,拍自己想的东西,而不是现在ins上的网红们想着怎么拍取悦别人赚赞赚钱。
BBC还是厉害,比美国拍的那部《寻找薇薇安·迈尔》强太多了。
看完这部,给另一部得了奥斯卡提名的“十万加爆款文型纪录片”降了半星。原来照片分散在了众多人手中,JohnMaloof并不拥有绝对数量优势(虽然确实是他的品味、坚持和营销头脑,才为世界挖掘了Maier同时取得了商业价值)。多位照片持有者的角度,让叙述更客观。着眼在“用照片”解读Maier:1.时间:她拍照的一天是如何穿过城市、并以极高出片率拍下不同场景;2.空间:她逗留在城市的哪些角落、留下多少照片;3.对象:她与城市和人物保持怎样大胆的距离。这是让照片更显有感情和珍贵的解读角度,够克制,很人文。
先看FindingVivian再看BBC拍摄的这档纪录片,确实没有前者震撼,并不仅仅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还因为前者带领观众一同追根溯源产生的更猛烈的冲击。BBC纪录片总是中庸叙事,四平八稳,保守正统,当然很优秀(态度更招人喜欢)可毕竟前者是以当事人身份在叙事,观众代入感强。
她是少有的拍照只为取悦自己的摄影师,其中一家雇主就是报社图片编辑,相处多年她仍旧守口如瓶。她用取景器对准小孩、生活在边缘的人,世界的纷乱暴力,还有自己,渗透着孤独和共情,微薄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购买胶卷,负担冲洗费用,有空时,就会乘坐城际火车到芝加哥市中心去,然后徒步记录这个时代,使用禄来双反腰平取景器,不用和被摄者眼神接触,每卷只能拍摄12张,珍惜每一次快门。她和自己的母亲、外婆一样,从事保姆职业终身,远离男性。但在拮据孤独的一生中,还去了东南亚、回到法国,拍摄了无数照片,她和所有孤身者一样,是一名票据报纸小物品囤积者收集狂,每次搬家都带上一大堆胶卷,因为“That'smylife.“
12.16大吼一声,然后走开
比《寻找薇薇安·迈尔》的内容更深更广。果然薇薇安也是电影爱好者,一个月看三四次艺术电影,喜欢巴斯特基顿,还会去美术馆,甚至还拍到了达利。也必然需要一个如此富裕的灵魂,才能拍出这么多有意思的照片吧!
用摄影的方式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