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艾滋恐慌,像舞台剧的移植。病房的逼仄和纽约城市的空旷。爱在瘟疫蔓延时的无助与死到临头的面对自我和温情。
在非常有限的成本下,拍了这样一部对于艾滋危机和酷儿历史都极具意义的作品,剧作和表演本身虽然都有强烈的舞台剧感,然而探讨的主题和其中的讯息却深刻而历久弥新。在死亡气息蔓延的NYC酷儿群体中,在医院病房里去体会生而为人的勇气与爱,而当David走上街头,举起抗议的picket时,我们再次被提醒关于theresistanceandprotestatthecoreofqueerness的意义。
在骄傲游行当天看本片特别有意义,因为电影里有电视报道80年代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群人走上街头释放骄傲。主角是艾滋危机中一位出柜顺利、家庭和睦、感情稳定的青年,他来到同志服务中心做义工,陪伴那些无人看护的临终艾滋病患者,电影没有着重强调病患的痛苦和疾病的杀伤力,而是在用病人的经历改变主角的思维,让他打破长久以来自己生活的幸运的气泡——即“出柜与否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在艾滋危机中不仅要互相成为“buddy”帮助他人,每个人都站出来发声更是很有必要的。电影虽然镜头和故事都比较简单,但情感真挚动人,两位演员也很不错,是认知纽约艾滋危机的又一好例
mubi展映Arthur的两个,剧情片比起纪录片弱了
3.5
2020/10/9
+0.5对酷儿影史意义深远It'sthesortofpaineveryonehastobearyetfewchoosestoreflectupon.
——你說得對但讓我們先拍兩大段的病房自慰戲,再舉個標牌出去遊行(笑死了,難以想像第一部艾滋片是戰鬥宣言,主流沒來得及反對就被驕傲的姿態羞辱了哪這片子大半是在說我們向你展示了一位垂死的鬥士,現在請你繼承他的精神,也有所行動
MU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