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题材很加分,这个题材太狠了,又是我们不可能拍的那种电影,有中文字幕之后,估计跟Dear同志是一样的消失命,相比之下,这部的导演水平只比路人强一些。队长的原谅是找不到,找到的只有冷漠、疯癫、暴力、绝望和怜悯,就是不会有原谅,不会有天堂,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国家,活着就是无尽的地狱。
優秀的作品不一定是孤單無助的。比如,這部就是由俄羅斯政府補助經費完成。
同志,你家里有人民的敌人吗?
刑讯逼供,兔死狗烹,坟上哥萨克舞,市场苏联笑话,1938年莫斯科上方的齐柏林飞艇,出逃大尉罪与罚求原谅炼狱行,“我只觉得自己不属于天堂”……既然国家文化厅都资助这样的历史反思了,也难怪普丁要跟1917年割席了
封我60天的看看,你可能就是这个下场
难以置信这次可以完全可以相信俄罗斯把这样的背景材料改编成这样的电影故事演员演技max使得截取的多个人物非常立体美术灯光一流直接拉回那个时代地久天长拿过奖我相信它也可以前苏联可以有这样一部电影来道歉我祈祷我们也可以
红色飞艇曾划过列宁格勒的天空,红色是革命也是血的颜色。大清洗,刽子手的良知,宗教对主义的救赎。跟“索尔之子”异曲同工,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题材够震撼,动机反而不重要了。谁能想到今年最后一部电影最震撼到我。
法西斯在西班牙折磨了我爸爸,他什麼也沒招,但是他把一切告訴了你,你們比法西斯折磨得更好嗎/你的記憶力好嗎,當然,我記得我們的每一個首都聯想到的東西太多,有的人一輩子都在等著一個道歉,但是他們只是永遠被困在了那裏,被無視和被監視著。
竟然有女性导演,今天又是三八节,了不起。电影本身当然不到墙裂推荐的地步,男主的转变和求救赎都有点儿生坳,但是就冲那面有一片坑坑洼洼弹痕和擦洗不掉的暗红色的墙,那场枪决的戏,和那个所有人都再被无穷的折腾的地狱,辣么似曾相识。。。#一个电影改变一首歌#就像看过《爱在别乡的季节》以后,再听《我的祖国》就会有另一种味道,现在只要再听《ПОЛЮШКО-ПОЛЕ/草原骑兵歌/草原啊草原》,也一样。。。《ПОЛЮШКО-ПОЛЕ》是作曲家克尼贝尔第四交响曲《共青团战士的史诗》的终曲合唱,词作者是年轻诗人古谢夫,他们俩合作的这一作品1934年在全苏共青团歌曲比赛中获奖。美藉英国指挥家黎奥波德·斯托柯夫斯基称赞它是“20世纪最好的歌曲”。——百度百科#奇怪的知识点又增加了#
#HKIFF#突然决定离开原星球,在1号星球遇见麻木的人,在2号星球遇见疯子,在3号星球遇见怯懦的老者,在4号星球遇见酒鬼,在5号星球遇见早熟的智者,对不同人讲同一番话,直来直去地提同一个问题。最后遇见不能听不能讲的,竟然获得答案。如果不是事情太糟糕,我简直要称之为童话。谁不希望极权代理人突然长出良心/饱受病痛折磨呢
这个题材加上荒诞的风格,感觉没怎么处理好。熬过了4次党内清洗久经考验的父亲,遮天蔽日的红色飞艇,有几个不错的段落,但这剧本也太像用Excel做出来的。。大男主挺工具人,用鲍里索夫稍微救回来一点。他的存在,能让人代入进一种极端假设:不原谅,即使这个来道歉的人是尤里鲍里索夫,也绝不原谅。(这片儿有俄罗斯政府经费不奇怪啊,如今官方语境对苏联还抱有正面评价的可能就剩。。
这种冲击力……所以才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开场前几分钟看的快S了对不起我从来不理智打分🤷♂️
我不是一个喜欢理性打分的人,这部电影题材实在太“惊爆”了。因俄乌冲突,俄罗斯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遭到极大的遇冷,这是极少数可获国际声誉的俄罗斯电影。这部影片将现实政治诉求和非现实剧情结合起来,反映了当时政党铁腕统治下的悲剧故事,懂得这一类体制的不好就要学会批判,俄乌冲突仍在继续,现今也是如此。影片具有极大的隐喻。
【芝加哥电影节】惊喜之作,出乎意料的冷酷,但又意想不到的温情。拍摄手法上像《高个儿》,但是故事选材上更加出色。
#78Venezia#每年威尼斯的主竞赛俄罗斯电影都很值得期待,即使都逃不过被删的命运。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在于:最可怕的不是政府说你有罪,你就有罪;而是政府说你没罪,你还是觉得自己有罪
天堂的门票
残忍的笑不出来但是又真的很黑色幽默。以及草原骑兵歌被演绎的好好听啊。不要笑话鹅毛,不要笑话韩国,acknowledgement是改正错误的开始。
7分。一个关于寻求救赎的故事。沃尔科诺戈夫上尉是一个秘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干了不少令人发指的事情。忽然有一天,他也不被信任了,于是他开始逃亡。准确的说是找到每一个被他害死的人的家属,寻求原谅。不然的话,他不仅灵魂不安,而且会肠绞痛。他找到了不少家属,但没有获得原谅,与此同时,抓捕他的人离他越来越近。好奇的是,如果最后不被逼上绝路,获得宽恕的他还会不会自杀,还是他一直等待的就是被宽恕后上天堂?印象深刻的是家属们对他道歉的不同反应,图书馆老头的反应层次很多,有真有假。尤里·鲍里索夫这几年演了不少好电影。
反苏题材的苏联全盛时代风景,1938年的红色在黄色的涅瓦河畔折射出一抹数据库的蓝色。开篇是迷人的法西斯,结尾是逆写的圣母怜子。马雅可夫斯基面容加体操运动员形象的秘密警察,因逃避审查而突然觉悟为圣徒的“罪与罚”,通过忏悔之旅勾勒的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社会地形图(地下停尸间、富裕寡妇家、机关档案室、造飞艇的工厂、冰冻军港的沉船、拥挤或荒废的公寓楼...),以及红色飞艇1938所显影的帝国幽灵,不断用肌肉与血浆描绘出第四罗马的巴洛克景观。深夜电车的辐射主义光效,和无处不在的涂鸦等前卫色彩,使得一个俗套的故事显得不落俗套,可比《巴比伦柏林》的同时代影像。90后的鲍里索夫几乎成为了现代俄罗斯的历史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