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旁白叙述,从费穆《小城之春》(1948)到黄佐临《为了和平》。女性“社会主义新人”的转变过程,从惠嫂到年青一代的李婉丽的“启蒙”。完全从李婉丽视角叙述:视觉上的观察者,听觉上的叙述者。会有点“点题”意图比较明显,但人物的性格、状态、表演、互动都有其亲切可爱之处,并非标语口号的图解
“插到哪里,就到哪里活”的强盗逻辑,建议把这群男人全都丢到海里,然后激将法“你还不如马里亚纳海沟一条鱼”。
60年代的电影,一股脑的奉献正确,终于翻身,却依旧不把人当人
6.5,十七年时期非常重要的女性电影,在十七年电影当中也相对另类,大段个人独白以及不同时空间的闪回叙事在强调给工农兵拍电影的十七年时期也是不常有。昆仑山上一颗草,就是用草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来象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不过电影中的女性成长和觉醒是在男性影响下完成的,就现在的性别观念来看,显得也没有那么的进步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中国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当中绕不开的重要一笔。
革命事业之所以崇高,是因为革命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以命相抵」自愿追求互保联保。虽然消耗自己,照亮他人的「乡村女教师」形象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认同并尝试追求的理想,但那些心不甘情不愿被下放到偏远地区默默奉献青春,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后一公里患癌「犯矫情/闹情绪」的小资产阶级还是得「时刻准备着」回大城市求医问药:近距离地去感受小资情调。而生下来体内就蕴藏着大量红色基因的革命者则势必会围绕她们的命运转圈跑:成为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可惜,从地质学院专门赶来参观「司机之家」的《青年的一代》革命者对于老司机去哪里还不知道,对于「社会主义道路」通向哪里也不知晓。不过还好,吃饱了饭准备边跑长途边寻宝的资产阶级家小姐在接受过农村妇女「惠嫂」和红色炊事员「贺莲珍同志」的特殊照顾之后,阶级觉悟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