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林公主》拍摄和配乐的制作幕后,很有意思。用布满洞的透光纸板在灯光前挥舞来模拟电影放映时的光影效果。让女演员们盯着简笔画和时钟表演。而阿巴斯就站在摄影机前给出指示,具体到“揉一下你的眼睑”。需要微笑表情的时候就讲几个冷笑话,需要流泪的时候就让人家想想悲伤往事,需要惊吓表情的时候就摔几个不锈钢盆什么的……
阿巴斯在《希林公主》里建构的数据库的另一种展开方式:按照阿巴斯的执导流程(比如好几个演员的哭戏剪在一起)和电影的制作流程来组织;以及这片说明了《希林公主》的声音部分简直完全是按照广播剧来做的……当然看到那些声音都有了形象还是挺有趣的事情。这部片子就应该剪成10分钟放在《希林公主》正片的最后……最后这个导演真爱拍阿巴斯在玻璃上的倒影,今天来看真是幽灵……
原来根本没有这部电影啊阿巴斯你这个大骗子
演员的惊吓表情源于阿巴斯仍在地上的金属片。电影的欺骗艺术。
阿巴斯对表演的掌控比我想象的多。他会明确给出需要什么情绪,视线的方向,甚至摸一下眼睑这样具体的动作。也会通过制造意外声响来得到“真实”的惊吓反应。这么看留给演员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和正片搭着看很有意思的,破坏了一些想象。
希林的滋味。原来连影院都是假的。
必看。制造真实。没有人在看着你,做你自己。
用纸条上的图画令观众的眼睛自然运动,然后口述描绘的场景,让观众自行想象所见。另,伊朗的女人化了妆真美,还如此真诚。看了纪录片觉得和阿巴斯《樱桃的滋味》一书所写的有点不同,阿巴斯对电影的掌控比我想的多
且看阿巴斯如何指导演员进入臆想状态;引导和指教循序渐进;
1.诗人阿巴斯
看完幕后才知道希林公主有多么伟大,阿巴斯创造了一部不存在的电影。就像卡尔维诺写了一个不存在的骑士一样。
8.5#阿巴斯的指导与编排更是有意思演员们有时是看着一幅画有时是看着闹钟流泪
哈好有意思的电影制作过程,先是无影像拍摄观众表情,画面自行发挥;然后给“无中生有”的电影配音;现场把声音和画面剪辑起来。完全实验性的的电影。
如何指导演员
比电影本身更有趣,阿巴斯对片场的完美调度和绝对掌控力。
震惊无中生有以假乱真结果比真还真
网盘中跟着《希林公主》一起存的,讲述了拍摄《希林公主》背后的故事,比电影本身还有趣一点,看到了阿巴斯对演员动作、情绪、表情等的引导与掌控,以及看到了原来电影中的画外音根本不存在,演员面前的只有一张白板而已,声音居然是后期专门录制并加入进去的,不敢相信,这对于剪辑来说可能是巨大的工作量,这段视频放到正片结尾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P.S.:阿巴斯也是一个“墨镜王”,即使是黑暗的录制室,还是坚持不懈地戴着。
这个纪录片对于《希林公主》来说至关重要,没有这个片子《希林公主》的意义得少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