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程度相当高,全片满布泪点,尤其前半部分。导演很懂如何抓人心的软处,并在关键时刻给你一击。这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却也只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就像那个缺席的人贩子,影片隐去所有关键元素,并补以温情。尤其前后的割裂,以及过度的人文关怀。如果只想看亲情与苦难,结尾那几分钟真实记录更感人。
陈可辛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启用大陆优秀演员,而不是像某些香港导演抓着已过气的港台明星不放。
“难舍难离,心无归期”温暖通俗,就像是《妈妈再爱我一次》遇见《如父如子》。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佟大为演技爆发,让每个角色在这样复杂的线索里迸发不同光彩,多样人情串起多种辛酸,没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三个泪点:1.生日会上张译亲吻鹏鹏2.赵薇对黄渤说孩子吃桃过敏3.结尾真实人物对比...
电影远比预告片克制,并没有刻意的催泪,还有预告片之外更多的故事情节。寻子故事只是个大背景,故事中每个人物心理转变才是最大的戏眼,母爱不分血缘,法理难断人情。剧本的扎实加上陈导以小见大的功力,让本片远不止感动那么简单,一众内地实力青年演员的表演也堪称叫绝。最后的真实故事原型才是催泪
用商业电影的手法展开了一个新闻事件,最爱的题材,在变态的审查制度下能点到各个雷区,实在不容易。故事讲得好,演员演的好,主线明朗,逻辑合理,情绪饱满,主题清晰,这对国产片真难得!对现实的控诉令人叫好,对人心的拷问令人心碎。
赵薇演技入骨
从头哭到尾。谢谢亲爱的爸妈将我弄丢,我也一定一定不会将自己弄丢。
陈可辛的变通和讨好可以让我在三星和四星中陷入两难,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节奏、瑕疵、植入广告在影片即将带来的社会影响面前不值一提,演技均正常发挥。觉得郝蕾的前妻角色才是最难处理的,她要比黄渤、赵薇的情绪更复杂,一个站在现任和前夫,孩子和悲伤母亲角色之间的女人,陷入两难,不能自拔。
演技是是最好看的部分赵薇已逆天但是故事浮于表面了没有态度
再想想当天的首映心酸
导演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对待赵薇的角色,使得影片并未刻意煽情、用力过猛。这也是有些人觉得郝蕾“演“的比赵薇好的原因之一,导演给了郝蕾更多演的机会,情感跟她站在了一起,而对于赵薇这个角色导演聪明的并没有表明立场,只是远远观看,所以如果你觉得赵薇演的朴实且真实,那么赵薇就立住了!
强大的群像!赵薇有很多瞬间都极震撼,悲苦由心。这样撕心裂肺的人间悲剧,毁掉的美好无法言尽,然而有时悲剧是无关根本原因的,规则制度和人情人性都是始作俑者。影片没有用力煽情,但确实会引起情绪积累后的爆发。到头来,都是可怜的生命。
没有夸张的煽情,两个视角出发,踏实讲故事。拐卖儿童的社会话题,情与法的纠葛始终让人觉得虐心。黄渤和赵薇的演技赞,今年的一部华语佳作。
那个邪教一样的互助会反倒显得比较真
电影分好坏,「好电影」里也分好坏。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坏的好电影」。
陈可辛和刘同来我们学校搞点映礼,看了全片,感人却不庸俗,好片子,故事感人,赵薇演得超级棒,其他演员也演得特别好。喜欢!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在公映前看电影,恰好又是部佳片,值得纪念。
看这部电影被数不清的镜头打动,没有刻意煽情也哭得不行,导演给赵薇的结局太残忍了,根本不忍心再联想下去,她是叫着“不要给孩子吃桃,他会过敏”的善良伟大的妈妈啊,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希望我们都在那唯一一条路上。超好看的一部电影
希望这不仅仅是部电影,如果真的能对国内拐卖儿童的案件有所警示和帮助就更好了。
并不坏。陈可辛再次聪明地找到了擅长的文艺片路数。一个“亲爱的”,就暴露了整部电影的柔软调性。现实中,拐卖案件以黑暗恐怖为主,不说乞讨卖器官黑煤窑,多数就是封建余孽的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电影把打拐处理成一个法与情的冲突,极大满足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心理承受力。唯一的恶人连脸都没有,还死了
真实给人震撼,也给人了可以选择的思想,人有两面,生活有两面,自己和对方。第一次看超前点映,真是激动,电影也非常好看,导演现场分析一些细节,深得我心。最好的是和亲爱的人看亲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