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我的眼睛:褒拉·莫德松-贝克尔的自画像 Mit meinen Augen - Selbstporträt der Malerin Paula Modersohn-Becker(2007)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视剧
- 导演:
- Wilfried Hauke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http://www.radiobremen.de/fernsehen/produktionen/mitmeinenaugen100.html 德国女画家褒拉·莫德松-贝克尔(Paula Modersohn-Becker,1876.2.8 – 1907.11.20)。1900年,褒拉和好友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Clara Westhoff)结识了在沃尔普斯维德(Worpswede)借住画家奥托·莫德松(Otto Modersohn)家中的诗人里尔克。次年,褒拉嫁给奥托·莫德松,而后,里尔克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为妻。1906年,褒拉画出若干当时被视为“空前的”女画家裸体自画像。同年,褒拉也为里尔克画出一幅肖像画。1907年11月2日,褒拉生下一女,20日,死于血栓。时隔将近一年,1908年10月31日起,里尔克用三天时间,写下这首《安魂曲》。...

-
- 主演:
- 类型:
- 惊悚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4
- 简介:
- 律师为杀人犯辩护,人们就骂他没有良知,甚至对他泼粪。...
- 评论:
- 16min,倒也不必打分了,just 我感觉这个故事的开始就有很多?的地方,比如为什么这个小少爷必须有人护送啊,为什么他明明从智识到体力都这么差还一定要他跨国去开这么重要的厂子啊,既然已经捐大款项援助革命了为什么不直接让革命组织张罗开厂的事以及给小少爷找个媳妇儿让他找个安全地带度过余生呢?他明明就是一毫无在危险情况生存的能力二作为开头反复强调的独苗应该以保命度余生为最优先吧?
- 从滴滴事件到红黄蓝到房思琪到胜利酒吧到更多每天刷新在微博热搜的事件,这几年关于社会刑事案件引发群众情绪和价值导向,有太多话题值得探讨了。有“刻奇”,围观者自我感动到不行并聚众煽情;有污名化,卷入事件的每个个体都即将被更大的名词代替来加入讨论;有“健忘症”和“娱乐至上”情绪,上一秒义愤滔天的群众下一秒即将被肤浅的娱乐消息吸引注意;有媒体职业道德的探讨,是否权力和金钱可以随意抹掉或支配媒体的声音。这些案件,活生生血淋淋,稍加整理都是最好的影视剧题材,也都应该借助影视作品的性质来引起更强烈、更广泛、更专业、更具有辩证态度的社会关注。台湾编剧的抱负、业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看到了,大陆的编剧基本还在风花雪月和家长里短一地鸡毛里昏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