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川的困难比起来,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小太多了~
拍摄这部电影过程的精彩程度,几乎已经可以和《南京南京》相提并论了。它呈现一部艺术作品是怎样在现实的血泪泥泞中一点一点被塑造出来。在中国,一个艺术家要承担的现实似乎要比艺术还多,这是一种悲哀,也是另一种艺术与现实的调和。陆川是个了不起的导演,他的作品里有他性格的坚毅与灵性。
此片当做是《南京》的花絮和未公映镜头与剧情来看的。。
其实可以倒推为何陆川风评这么差,或许是那种渴望独裁但又不自知的创作者,还觉得自己特真诚特委屈。
一部优秀的电影,其优秀会体现在电影制作的整一个阶段。陆川身上的坚持是很多中国导演所缺失的,也正是那种坚持,让《南京!南京!》能够成为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的作品,让其能够得到世界影坛的尊重。
看完以后觉得中国缺少职业的电影经济人和公司,所有从业者还是以捞钱为目的。陆川这样的理想主义的艺术家最后不得不自己从事创作意外的经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发挥。
别的不说。在这片天空下,想做个有思想的行动者,除了死磕,还有些什么别的么?
素材的价值,精彩不输正片
这部纪录片告诉你在中国想拍好一部电影是多么艰难,要抱着毋宁死的心态在制度和不健全的游戏规则中爬行。
一部电影的后面可以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是电影后的字幕所不能简简单单交代的,好与坏都不能说明背后故事的本质,就像纪录片,它的背后也是一个故事,是电影背后的故事。看完字幕,才是最后的尊重。但是有个前提,这得是部值得让我尊重的电影。
太磨砺人了
《南京南京》我依然认为是一个不成功的电影。但是,这部幕后纪录片可以打四分的。节奏的张弛叙事结构都很有章法,拿捏的都很好。很喜欢的。
中国想拍个片子,真是各种坑蒙拐骗,导演干着制片人的活,到处拉钱,还得说服海里的大领导,才能立项拍一个直面民族痛史的片子,拍完后,还得被各种爱国青年痛骂居然敢拍鬼子的人性,真是地狱之旅啊!
在天朝想要做成点事情真难啊,但还得做,不然干嘛去?你选择这个,你就要承担它所带来的一切。
鱼死网破
挫折教育
做这种民族灾难性的史诗片难度可想而知,我能想象到片子中陆川导演一边导戏,一边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就为了拍这部电影的劳累与无奈。《南京南京》是陆川导演以命相搏的作品,虽然电影看后很多东西不敢苟同,但我真心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
在世界任何地方,拍电影是艰难的事情;在大陆,拍电影是玩命的事情。
梦想的价值在于在现实中实现的困难性,但其实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已经很成功了。对于南京大屠杀体裁的电影来说,拉贝日记延续俗套;南京南京是有瑕疵的艺术品,但角度是有突破的;金陵十三钗就成华丽的工艺品了,纯属戏说。真正有历史还原感的只有南京南京。
可算知道这电影为何拧巴了不过过程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