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名義上致敬小津的山田洋次,阿巴斯這次才是真的致敬了小津。他拍出了小津電影中的永恆主題——孤獨。最後那一刻,電影完全用聲畫展現了老人心理的複雜性——他的憐愛,慾望,恐懼……就在他慌亂的步伐中隨着那一聲戛然而止。阿巴斯看穿了“人”,看穿了“電影”
阿巴斯这个伊朗人用几个极其简单的场景似乎就洞悉了这个陌生国度的一切,关于爱与逝去的青春,年轻人在挥霍着爱,任其在嫉妒与愤怒中失去纯真,老人沉浸入回忆的漩涡中,那些无法回去的时光和激情,懊悔的补偿心理在两代人中弥漫着,最爱场景是老教授关掉台灯,明晚,谁来为我点亮它呢?
阿嬷点好了荞麦面等她吃饭,她绕行两圈忍泪离开;教授准备了香槟虾汤请她吃饭,她钻进被窝沉沉睡去;男友约好了一点钟带她吃饭,她嘴角流血落荒而逃。刚来东京时清理过的色情广告,总有漏网之鱼,烟视媚行地面对生活,难免惹上尘埃。真正沐浴爱河的却是窗口那女人,遥望幸福延宕一生,一蔬一饭皆无憾。
就好像有个人一直不痛不痒地摸你的痒痒肉到最后抄砖头照你脑袋来了一下
片子的质地非常柔软轻盈,悬念营造的漫不经心,又有撩动心弦的效果。身份的错认并非有意为之,而源于对于自我认知的迷惘。形象的丰满皆出自他人的叙述之中,而车声人声高跟鞋声等环境音的采集又时刻孤立着身处都市的你。看完如沐爱河,好想把自己一夜情的故事拍出来。
纯真的导演过滤掉了所有不堪
内容很少,大概是少女卖春(没注意到有交待是缺学费)被老教授点了原因是长得像夫人生前,然后两人神马都没发生,第二天出来遇到BF,误认老头是祖父了,还献了一下殷勤,事后知道就找麻烦。没了。看得偶快像老教授一样打盹了==~~
火车站广场戳中泪点。
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洋/这个城市会永远跟着你/你会走过同样的街道,在同样的/街区里徘徊,在同样的屋子里头发变白/你总是来到这同一个城市。——卡尔菲斯《城市》
好到了极点,穷电影可能性之极致。阿巴斯的画面停在哪儿,哪儿就有无尽景观和人事。《随风而逝》里主人公刮胡子使用的双层景别被花样百出地一再复制。静止的画框等待无穷的动态晕入,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组合,于至朴中引入稍纵即逝的万象,恰恰衍生了阿巴斯的“窗户”哲学(《24帧》),也是他若即若离的法眼之实相。去结构的目光不厌其烦地专注在人物身上,凝视他们的“黯淡”,却又与他们保持距离,不为他们的焦急和好奇所动,如神明一般全知、天真又静默。但神明又不止是旁观,而是暗中指引,悄然停留。霓虹灯和目光交织的闪烁,信号灯下打的瞌睡,窗口出现的老嬷,便是神秘之光洒向凡胎的“冥王星”时刻。故事一如阿巴斯的惯例结束在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分,仿佛众生的爱恨只是佛陀眼中的游戏。
最后那一下好突然啊,吓我一跳。用对话铺情节,本身故事的张力和情绪是够的。这个片子真正的空间在于电影外,那一下之后的故事以及给观众的想象空间
装逼失败。
enfin...onvitdansl'imaginationdel'amour...如沐愛河的關鍵字在于一個“如”字,“如果”,一種假象,給生活罩上一層安穩有序的輕紗,教授的“如果”是已故的妻子而汽車修理工的“如果”是安分上學的女學生,而如果一不小心一陣狂風吹落了掩蓋事實的輕紗,是嚎叫、狂怒、破碎、倒地……
阿巴斯将日本的现实融进了主角最深的感情里,明子一次次绕过广场望着奶奶的失落无助,以及后来涂上红唇却又沉睡在教授家的疲惫;影片在玻璃破碎处戛然而止,原来碰撞的孤独也会爆裂迸发…这就是阿巴斯电影的魅力,他不给你一个既定的结局,只是让你去感受。我时常想念他,时常。(9.3/10)
她:像画中人-像女儿-像妻子。他:可能是祖父-可以是祖父-原来不是祖父-居然还是祖父。
所有的意象看起来都是有着交集和重叠关系(爵士乐与环境音、车外景象与车内人脸、渡边和明子),但实际上都是被阻隔开来(爵士乐在左声道环境音在右声道、车内外之间的车窗、明子的未婚夫)。看到后半段渡边对明子的一系列举动,莫名想起自己曾做过的一些事情,感到有些扎心。
1.计程车里向外观望姥姥的外孙女,她让司机再绕一圈,她泪眼婆娑;火车站雕像下的姥姥,周围只要有年轻人经过,她便不停环顾,寻找外孙女的身影;那5封电话留言,是一个淳朴老人发自内心热忱的期盼与等待,让我听着,内心不停的发酸难受;2.结尾处,老人慌张迷茫的步伐亦是让人心痛。两片段5星。
我也就是看在竞赛单元的份上,瞜两眼这片子,给个面子……
浮华的城市背后,可以聊以慰藉的却是陌生人,而熟悉的人也逐渐变得陌生。阿巴斯镜下的东京,迷离暧昧令人着迷又让人迷失~
援交少女沐爱河,电影止于阿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