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悲剧都是在为过去赎罪,现在看确实有些不值了。马克斯·奥菲尔斯还没像之后那样极华丽的运镜。不过结尾几场戏的情绪依然很饱满。
奥菲尔斯是个作品少而精的导演,有别于所处大环境/潮流的艺术风格,甚至是有别于整个时代的。本片关于一段具有感染力的浪漫爱情,注重景深调度(声音透视明显),不凹造型,没有假透视,富有美感的摄影机运动编排的风格初露端倪。2q
马克斯·奥菲尔斯根据阿图尔·施尼茨勒的同名戏剧改编拍摄,讲述了一个曲折而凄凉的感情故事。同年,他还在法国用原班人马重拍了这部影片,也就是《Unehistoired'amour(爱情故事)》。女主角玛达·施耐德原来还是罗密·施奈德的老妈,看起来比她女儿要舒服些。不过这样就自杀也太不值了。
NY156.奥菲尔斯镜头下的爱情,总是具有茨威格的神韵,单纯而又触及到内心深处的纠结与焦虑。相比老版,最后《命运交响曲》的音乐象征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并且决斗的画面没有直接拍,通过声音与侧面描写达到了更让观众揪心的效果。
罗密施耐德母亲的作品,当年也是美人一名,母女俩颇相似。那个年代的矜持与优雅,躁动与压抑,简单的故事,遗憾的爱情。
有的时候觉得马克思奥菲斯活在19世纪
奥菲尔斯早期代表作,标志性的长镜还未成型,但在开头一场公爵回家士兵躲藏的镜头中已初现端倪,之后标志性的全景内的空间关系以及升镜跟人镜头运动已经具有了。大量场景继承于默片室内剧的遗产,棚内拍情感的跌宕起伏,但在过渡的空境之中,奥菲尔斯以门为窗口,突出景深,镜头里面的诗意朦胧显然是源自实拍的精确选择。两场室外雪景戏份精彩绝伦,一场以日常训练突出军人本色;一场则在马车驶过大地,寒风依偎一起制造出最为温馨的爱情时刻。最为精彩的还是结尾,一个后延处理,人物的死亡被最先呈现,然后是激昂《命运交响曲》的响起,因为刚刚给出了人物之死,所以这时惯有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悬疑紧张感,被音乐反衬为抓不住命运的极端无奈,然后衔接女主眼泪低喃的特写,再转接殉死音轨想起之前的誓言,情绪被放至最大,一部伟大的爱情悲剧自此完成。
好悲情的故事,倒一贯schnitzler的风格
本来给三星,看到后面发现结局很满意,加一星。
施尼茨勒的《情变》明显属于市民悲剧,上流世界爱情观里的虚伪、背叛和仪式感与小市民阶级的真挚之间发生冲突,是为整出剧的核心动力。最终的死亡都是毫无意义的,仅仅为了履行社会范式,都与真正的爱情无关。奥尔菲斯的情节剧风格在这部早期作品里已经基本建立,他的电影如维也纳圆舞曲一样强调环形运动。男女主角的舞戏充满了两性热恋中的甜蜜动能。
D'aprèslapièceLiebeleid'ArthurSchnitzler.
为奥菲尔斯加一星吧,本片是他德国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但是技艺仍然稍显生涩,一年后他在意大利拍的那部《众人之妻》在各方面水准都更高。比起他之后代表作中的女性视点,本作则是男主的戏份最重,而且看得出导演很喜欢古典音乐,但是配乐确实泛滥了点。
关于钥匙、头痛的前后对照,利用楼梯的栏杆与阴影困住人物。视线体现人物心态,纵深空间里的摇镜头营造烦躁感。最后的决斗和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有某种对应。
剪不断,理还乱。
补法斯宾德的时候意外下了一部奥菲尔斯。于是第一次看他的电影,还挺好看的爱情悲剧。
【4S】30年代奥菲尔斯的情节剧。带有奥菲尔斯的典型成熟风格,精致灵活的摄影运动和场面调度,围绕人物跳舞盘旋运动并适时静止,接着人物移出视野;图形冲突剪辑(戴帽子人物的相反侧脸),契合立由愉悦转向严肃气氛;间接或省略处理关键时刻,侧面透露信息暗示悲剧;单人长镜配以画外对白,更突情绪变动
4.5
8.0/10。军官男主、公爵夫人、公爵、男主的另一个情人(音乐家之女)之间的背德四角情爱故事。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高水准表意(不过难度算不上最强的那档)的运镜/调度的丝滑优美感很契合角色们的精致气质。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很淡/拖,扣1分。
又是一个爱情悲剧,看了两部奥菲尔斯的电影了,虽然1948的那部《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的摄影机调度才是大师的最高功力。这部也不错,简单的故事却讲得那么动听。“不是出于自卫的枪击都是谋杀”“我保护了了她,却牺牲了她的幸福。”说好浪漫主义都是美好结局的呢···
作为马克斯·奥菲尔斯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影片可以说具备了他后来的所有作品的关键元素:爱情与死亡的主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灵活多变的摄影和运动,富有诗意的气氛和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