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震撼😅读郭宝昌的书,对他很多观念都认同,绝对是个很懂戏的资深票友,也懂电影,但自己上手来拍京剧电影,属实一言难尽,直接用现代舞的肢体语言来呈现洞房之夜,王恢小生改武生,张氏扎靠梦里替夫出征。怎么说呢,他一定有他的美学追求,我也认同革新之必要,但这个成果,只能说我不懂但我叹为观止。
评论发在长评论日记中并转钱学格学兄留言:费了些周折又花了30元终于看了《春闺梦》。这才知道郭宝昌在十六年前还有这样一部佳作。的确是非同凡响、别开生面。完全突破了过去的京剧午台艺术片,把京剧与电影完美融合,又不失京剧的原汁原味。只有京剧艺术才能把性爱和情思表现得如此情义绵绵、春光漪漪、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美轮美奂。影片以中国的同心结这一细节首尾呼应,收关完美。侯咏的攝影功不可没。
京剧《春闺梦》就是带色的粉戏,改成电影也是大胆之上又创新,电影公映之后过二十年看也不觉得陈旧,尽管发生在舞台上,却是纯粹的电影艺术。郭宝昌导演结合了现代审美,对原戏进行了大胆改造,还将昆曲与西方歌舞剧元素融入其中,突出意境和内心。漂亮的配色方案是完完全全技术的,视听手段与演员表演结合得很好,在运动的唱念做打中提供感知。导演对哪场戏该用怎样的机位运动和表现方法,哪里主要看表演,哪里导演手法该退居其次,都经过了自己的取舍和深思熟虑。本片与费穆先生的《斩经堂》是我最喜欢的两部不同时代的京剧电影。
郭导电影这么好的戏曲电影却没有发行真的太可惜了
落下红绸的漫天火海,透明千军万马的甲胄,沙场落雪,太震撼了。
从《了不起的游戏》而来,美术上看似落后,实则比今天那些电脑特效更有意境。加上摄影给力,导演大胆改编,终于把戏曲和电影融合到很棒的境界。是宝藏电影。
看完啦,thx谢飞导演在长评里的资源分享。郭宝昌确实厉害啊,虽然穿插了一些京剧历史中的变迁让我摸不着头脑。但是整体很好。李佩红和刘子蔚一出场就惊艳到我了,李佩红啊,怎么会有唱得这么好听,扮相这么美艳的程派啊!镜子,薄纱和烟运用的恰到好处,整个场景就很如幻如梦,朦胧又有情欲,多个梦境的呈现很好的传递出张氏复杂细腻的情感,场景的切换很连贯。王恢战死时多块红布高处坠落,轰然巨响,随即静默无声。突然就想到粤剧《金莲》结局时红色细砂的不断倾泻。都是极具美感的对死亡意向化的表现手法。
真正的京剧电影,而不是舞台的影像记录。新写的唱段和念白一点看不出来是后加的。
积淀深厚,敢于创新❤️
四星半,值得在戏曲电影上有重要一席的片子,却无缘与观众见面,可惜可叹。影片最大胆的地方就是它是完全电影化的,与以往任何一部戏曲电影都不一样。包括穿插一条历史线,让人想到《霸王别姬》,在清朝番邦唱《坐宫》,在民国军队唱《女起解》,在法制新中国唱《秦香莲》,在那个十年烧着东西唱《沙家浜》。包括取消传统一桌二椅却采用了另一种现代的舞台化,极聪明地在舞台化这三个字里若即若离。包括加入舞蹈、书法、剪影,甚至一段《三岔口》,很有想法,但元素过多,冗杂。遗憾的也有,比如前期节奏过快和结尾冗长,比如男主角从小生换成武生,加上大量武戏,包括后面女主角也是,郭导说是戏曲的重点是演员,是就两位演员特色改的,但还是有点遗憾原作的感情淡化了。一个惊喜:配唱克爷。(克爷还配唱过陈凯歌的《梅兰芳》)@标放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简直是为程派曲折婉转的唱腔量身定制
确实将戏剧和电影两种表现形式结合了起来也适当使用了特效但官摄感好强并不是说不好反而会希望这类“官摄”可以更多些出现
居然很好看
感谢导演分享资源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连资源都看不到……哭……
摄影很棒
82岁的郭宝昌导演1959年入学电影学院,1979年毕业。中气十足,铿锵有力,旗帜鲜明。“几十年来戏曲电影在大步后退”。“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理解才有可能有这样的画面”。“拍在胶片上的不一定是电影。”“戏曲电影是电影。用电影的眼睛去看戏曲;用戏曲的眼睛去看电影。”
可以说是最具电影意识的一次戏曲改编了,喜欢看戏曲电影的人不得不看的一部
没有字幕,唱的能听懂几句,念的基本上能听懂。要是现实中的戏台的戏能再长一点就好了。洞房的表达很有意思。
很适合李佩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