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的人都在诈骗吗,烂,根本看不下去
PPT做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做了。比《中国女排》好那么一点点,至少剧组是懂中国人的情绪G点和环境。但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一帮不懂体育比赛的人拍体育电影,比赛拍的一塌糊涂,最关键的决胜时刻好像急着下班走字幕一样结束。但凡有《灌篮高手》一半会拍比赛,绝对能成春节档黑马。
没有邓超和俞白眉的自恋,这次真的不错了。至少是拍了一部不鸡汤,不喊口号的电影
哪怕能够说出这个片子的一百个不足,群像塑造僵硬,高潮段落太平,剪辑点也很奇怪,但这次确实是讨厌不起来。主要是,片中有一句台词“干事的人就是会被不干事的人骂,这就是干事的人的命”(大意),如何解读这句台词决定了该如何看待这部片子,甚至影片背后遇到的那些波折,退出国庆延档春节什么的,其实都在这句台词上得到了验证。从这点来看就觉得,哪怕它是个主旋律,但还是能感受到创作者的一点劲劲的“反”的意识,挺不容易的。当然了,不会有人为了一句台词而拍一部电影,而回到电影本身,那些问题也是难以忽视的。个人认为,真要拍主旋律表忠心的话,还是放过体育运动题材吧,放到现阶段的市场来看,只能是吃力不讨好。整体的话,观感的确是邓俞组合最舒服的一部了,两星半。
邓超导演最佳,这绝对是在夸超哥的进步,但也全靠前辈衬托。超哥还是更适合拍中国足球,好歹吐槽也有国足挡着在。
进步了,从一星到两星的进步,俞白眉和邓超不会年夜饭也在一起吃的吧,这片儿唯一的路人缘还是邓超在春晚上刷出来的。
千万不要因为邓超+俞白眉就劝退,真的好看,他俩也算是熬出来了。这片子故事讲的很好,也没有过分煽情,节奏佳,所有演员表演高分,比赛镜头尤为惊艳,摄影牛逼。在春节档几部片子里绝对可以拿高分。
孙俪演的很好,那一段反击质疑的台词,感觉就是真实情绪。
作为乒乓球爱好者,必须说邓超这回扬眉吐气了,可能是最好的一部导演作品。三场大赛,还原了真实赛场,国乒五虎势如破竹,比女排燃一点。当然为了最后上映有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以及不乏一些狗血情节,但正如“飒”一样,这就是绝地反击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
过年在家实在太无聊一个人把我们这第一场的中国乒乓看了东京奥运后不再做大赛党开始追竞技体育后虽然不是胖球粉但整部影片还是挺有感触的最开始的为了避免国乒的过于强大不断改规则的不公,到后面终于拿到天津世乒冠军的热血看哭了好几个地方竞技体育,开心是瞬间的,但走下领奖台,又重新开始
结局没有悬念的故事却拍得有笑有泪,体育题材电影实在是不容易了,春节档简直是全面追赶好莱坞成果大展示!
剧本工整的像打印机
胶水粘不上乒乓球拍的脸面,垫脚石爬不上四方水泥球台。孩子在复杂的语言环境里学不会说话,许下了豪言必须用铁腕带兵。最可怕的人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敢逼停开往机场的客车,也能甘当秘密武器训练。赢的是六点十分的闹钟,是一万次的折返跑,是苦功也是勤奋,播撒的是无数孩子眼中对运动希望的种子。
邓超俞白眉这次是真行,把自己喜欢的体育片拍的是真好,看得我热血沸腾!
挺好看我喜欢这种燃的片子。上岁数的人应该更能共情,大背头的蔡老板带着马文革王涛丁松,毛头小将刘国梁孔令辉,一句过关斩将拿下盖庭赛服击败小瓦的瑞典天团最终捧得斯韦斯林杯!蔡老板跟王涛说的好,瓦尔德内尔吃早点的时候我们在练球,佩尔松在喝下午茶的时候我们还在练球,他们能练1000小时,但我们练10000小时。我们中国银不一定最有天赋但是最勤奋的!喜欢邓超这个演员,不装嫩不卖老,有演技,把中年男银的油腻要面子责任感胸怀暗自委屈落泪演的惟妙惟肖,赞。
合格的春节档体育励志电影,带着一股邓超特有的得瑟劲儿,整了几个长镜头,但是比赛本身拍得乏善可陈。我们的电影人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体育并不只有民族主义这一种玩法。
上都上了,竟然又要撤档……晕球
乒乓不是一直都能赢,邓超俞白眉也不是一直就差。真诚、用心是所有观众都能看出来的。如果少些限制,应该还能强一点,“越来越好”和“坚持”值得鼓励。
邓超这次有进步。年代感精细,迅速进入一个时代,对教练员和队伍内做出一番巡礼。运动与戏剧均衡,有赛前各阶段的情绪压力,也有战术思维和漂亮的运动场面。描绘失败显然更具戏剧性,“哥德堡一役”抓住了那份焦灼,“绝地反击”的胜利则发生太快,没得到一个相匹配的等量结构。或许胜利不足挂齿,或许结局众人皆知,片儿汤话尽可能简洁,有个长话短说的主旋律收尾足矣。
复古体育题材,剧本扎实,人物利落,节奏干脆,拍得还挺燃。弧圈、削球、推挡、提拉这些术语配合一场场顶尖高手对决甩出来,颇有各大江湖门派光明顶比武的架势。我们这代记事起中国乒乓俨然已成独孤求败,还真不熟悉那些狼狈的绝地时刻,剧情走向“无敌是多么寂寞”的爽感顿时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