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工人阶级同性恋,又是已婚中年约炮,连着两天看老房子着火了。如果说“干燥的风”是一种奇情演绎,“时日回光”就是无比苦闷的深柜写实。老白男过着卑微的生活,从头到尾一直在道歉。没人喜欢看一丧到底,但我想我能做到基本的共情。我们都活得很脆弱,所以请对自己好一点。
1.中年人随时可能爆发的奔溃,也没有什么办法,酒精性爱成为寻求安慰的地方,但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2.运用大量的浅焦特写,让观众好像陪伴在男主角身边,却无可作为,演出细腻动人,尤其是他的眼睛,眼角的一点湿润便令人心碎。3.作为kinship文本,依然表现了家人之间无法共同承担的痛苦,大家都试图扮演一个好的家庭角色,但所谓的“好”却成为彼此的隔膜,我们爱人,不是把他当成圣人,而是爱他脆弱的一面。男主随时随地的道歉,就是对自己的不断道德化。反而在男孩面前,他脱掉了自己经营的“好”,以一个真实的人存在着,因而也获得了慰藉。4.所以,未来还有更多的崩溃等着我吗?
彼特·麦基·本斯导演最近的两部片子很相似,把故事的格局做的很小,把重点放在了一个角色身上,故事紧跟着演员的情绪走,人物成了,片子差不多也就成了,就像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这位爱尔兰大叔太迷人了。
恍惚间有Sorrywemissyou的错觉,过分冷静克制的镜头中是生活中不被注意的无名之人,似鸿毛般不足轻重,但背负的千斤重却令人心颤——工作,家庭,生活,过去,自己。太沉了,想要卸下来些许,却只能面对着陌生人,或是凭着不管不顾的一厢冲动,仿佛极致的爱与恨能来救赎,时日回光,悲哀发现,终是自以为是。#4.5/5
870M。很写实的中年同志故事。深柜男父死子凶又失业,想在MB当中寻求一点温情最后也失望了。所以一是要做真实的自己,二是中年要有钱。
大叔这个角色写得好演得也好,那种脆弱感和宿命感想必是很多人的写照,真实的不敢深想。相反男孩这个角色写的有点潦草,演的也表面。这不应该是一个符号,内心若有更多展现会更立体。
演技爆表。
没摊上个心善的人
看的人绝望,老了又没钱的gay估计都会这样吧,焦灼在现实和尊严中间,徘徊在欲望和道德的分界线,结果两头一样也没捞着。
颓废与丧高台上的呐喊无人听见冰冷的海水请淹没我
电影的侧重点并不是深柜,而是一位卑微、懦弱的人的一生。失业面临的压力;失去至亲的痛苦;妻子儿女的不理解以及厌恶。这些都足以压垮一个正常人。好不容易在男孩面前找到些许的慰藉,却依旧不知所云。为什么说他懦弱?马头上思来想去却不敢自杀,语言对话中的卑微等等,崩溃之后,依旧选择继续生活下去,但那跟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
男主性格优柔寡断,内心脆弱,十分在意别人看法,这与他蛮狠的父亲有关。男主明显随了母亲懦弱的性格,面对事情突变,他无法平衡生活,不能平息内心抑郁。家人朋友同事那么多,能谈谈心里话的,却是只见过几次面的moneyboy。中年失业,喜欢男人,父亲离世,与儿子关系僵硬,这一切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他都处理不了。忠于内心和伤害他人,男主始终无法抉择,影片始终让我纠结,烦闷。男主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对不起,处处卑微,处处出错,越挣扎越痛苦。没有人能分担,不会有人理解,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世界。
结尾大加分。男主演技很赞。爱尔兰版《来自远方》。
大叔眼含热泪的样子真是我见犹怜(演太好了!),好想抱抱他。
基版海边的曼彻斯特,一个颜值平庸还有点中年发福和脱发的大叔,家庭关系处理不好,母亲儿子妻子都对他失望,工作也濒临被解雇,遇上一个年轻的男孩以为枯树逢春,结果也只是金钱交易罢了,人生已经绝望到如此地步,不知道他的生活还要怎样经历下去
搞不懂男主,就如同搞不懂汉译片名、以及之间存在的联系。
干燥的风+抱歉我们错过了你,😅导演想拍的东西很多,但没有完成好
像是基版的《海边的Manchester》,已婚深柜男的抑郁人生
中年危机的丧。
人到中年的脆弱无处释放,其中悲情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