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悲惨的故事,肯杰扎夫斯卡却选择用金秋般温暖的镜头去特写她萌到家了的男主角,好似母性大发地用遮风避雨的臂弯紧紧抱住了可怜的小男孩。这真是太遗憾了,因为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想法,剪辑更是大胆,多次富有主观性地随意切换视点,仿佛在模拟孩子的视角。然而她太着急于抒情,结果让电影甜得腻人,全是大剌剌的滥情段落,却少了真正的生活气息。少一些主观的呻吟,多一些对空间的克制观察,这样电影才显得平衡。
是我完成的第一部字幕翻译~实在哭得不行了!我该如何抚慰遍体鳞伤的你?
这哪里是儿童电影,分明是比成人还成人的电影,直接跳过青春期的毛躁和哀怨,冷静的接受生活。但又好在是发生在孩子的躯壳上,如果是两个成人演,就变成乏味的童话了。结局来的太突然。流了满脸的泪。但,你如何还能这么善良?PS,摄影和音乐都该打五星!20110213@home
不是每个可怜的小孩都会成为哈利·波特,不是每个可怜的小孩都能有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的奇遇,生来孤独、不被人爱,确实令人伤心。但他还算幸运,毕竟总归有一个小女孩给他写过一张“我爱你”的纸条。
作为一个孤独的孩子,我热爱屋顶,那上面一个人都没有,我热爱在屋顶上奔跑,感觉像飞;然后一不小心,我从高高的屋顶坠了下去,作为一个孤独的孩子,我没有发出一声叫喊——乌青
真想知道男主角现在是什么样子。结尾男孩坚定的眼神让我对他未来的孤独之路充满希望。他有一个多么高贵的灵魂啊,那份骄傲和善良是与生俱来的。勇敢地踏上追爱之路,懊悔自己没能收养被溺死的小猫。还有,我相信,小男孩和小女孩会在未来再见的。所以,请保持灵魂的高贵,带着孤独与希望上路。
这是一部孤独至死的电影,当你看到一只流浪的小猫在街头喵喵的叫,你会停下脚步摸摸它,然后第二天你会带些它喜欢的零食来这里期待再次跟它相遇。可若是一个流浪的小孩在街边徘徊,你会对他的无助视而不见,看上去你的高贵只施舍给异类。爱他人,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反之亦然。
“没有人爱我,我自己也讨厌我自己。”“我长大后要做一个诗人,你呢?我要做一个老处女。”特别特别有感触,作为一个整个青春期都在与自我怀疑和自憎作斗争的少年。依旧是孤独的童年和逃离,森林和水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石。无处不在的栅栏,与世界永恒的隔阂。树林逃跑想及路易马勒的《再见孩子们》。
4.5星。我是停靠在河岸边的孤舟,思念流淌着想重回大海的怀抱。我是摇摇晃晃的手拖车,身心在坑坑洼洼的大路上发出噔噔的痛响。我是残破不堪的八音盒,纯真的旋律被阴冷寒风割裂。我是沉思时真的诗人,用成人的词汇谱写男孩的哀愁。只是我不明白,到底要汲取多少泪水,才能喂养我独一无二的孤独灵魂?
人们都想找到一个爱自己的人,却忘了总得有人先付出爱,才会有人得到爱。他们过着富足的生活,抛弃着那些没用的垃圾,而唯一得到爱的却是一个垃圾一样的孩子。他从不放弃,他追寻。
仅以此献给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这背景音乐实在太影响观感了!!!出于什么目的啊。无爱可诉的童年,可怜的是被这个世界抛弃还以为是自己有问题,儿童的情感刻画其实很不错的,有点狗脸的岁月感觉。摄影也有点想法
整部电影充斥着女性不切实际的浪漫和不可拯救的混乱。尤其当大段的配乐第十次在一部电影中响起的时刻,几乎就同时为这部电影贴上了虚伪这个标签。
在众生嘈杂的荒芜人间,你已经活成了一个诗人。
从小就受伤的心灵该如何愈合?从小不被喜欢的人该怎样学会开怀大笑?他与她相遇,他们彼此的心里终于都住进了一个人。
这部片是和《狗咬狗》一起看的,觉得这孩子与Edison陈有异曲同工之妙。
诚实地问一下自己:“我是……?”觅之竟不可得。善良的孤独终会让人开悟,因为他了解到人一无所有、一无所是的本质。
当我不被需要的时候,是否也要像猫一样沉进大海,明天你是否会带上我逃离这里,我以后会成为吟唱诗人吗,你会成为没人要的老处女吗,你会吻我吗,我会孤独终老吗?
字幕组首任组长字幕;敏感渴爱的孩子,面对纵欲自私的母亲、冷漠自私的环境,终于说出“我是”;偏黄色调,如水音乐,静静流淌着孤独。
055:弱者对弱者的爱,是世界留给他的最后一口氧气,无力又强大。再记一次昨天读到的话吧:我站在长长的队里领我那一小把糖,队很长,我没有排到。/让我抚摸你安慰你。可你哪儿知道我跟你一样悲惨,我双手的触摸里没有祝福也没有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