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shuadeng.com 耍灯网!本站因为算法升级出错待修复,本页为您优选的短剧也非常不错哦,看一下试试呗,感谢您的访问!
  • 发现的那一年 El año del descubrimiento(2020)全集观看
  • 发现的那一年 El año del descubrimiento(2020)

    标签:
    纪录片
    类型:
    电影
    导演:
    路易斯·洛佩斯·卡拉斯科
    主演:
    评分:
    9
    剧情:
    In 1992 – 500 year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Spain's global empire with 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 Spain proudly presented itself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a modern, developed, dynamic country through the Olympic Games in Barcelona and the Expo in Seville. But for filmmaker Luis López Carrasco (1981, Murcia), 1992 was also the year in which the regional parliament buildin......

#49thIFFR#Tiger竞赛+世界首映。形式非常新颖,也具有相当的媒介自觉意识,可能是本届最大遗珠(再次吐槽评审团选的那个韩国类型片呸呸呸)。相当惊人的分屏+VHS+搬演纪录片手法,处理的是异常政治化的严肃命题:1992年西班牙奥运会+世博会盛世之下,穆尔西亚Cartagena工人因为加入欧盟产业转移而面临失业的“起义”——将这些包裹在极度日常的对话里,逐渐抽丝剥茧到真实的伤痛,可谓是相当高明的手法。影片分为三段和一个尾声,第一段比较冗长,后面三段非常精彩,有些时刻非常有力。最后则落在整个项目源头的那张地区议会着火的照片上。导演赶飞机前连滚带爬做了个QA,这片虽然看跑了很多人但是看完之后真的很令人兴奋!!!

8.5

#OCDF真的好累……

整体来说题材挺新颖,采用分屏对话叙述的方式来呈现所要表达的主题,但是个人感觉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当中穿插一些图片,录像去佐证其所要表达的观点会更好一些,如果不是对西班牙历史感兴趣的话,不是很值得推荐,比较容易劝退的一部纪录片

当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塞维利亚世博会在电视上吹响民族复兴的号角,更多普通工人绝望地接受关厂和失业的事实。历史总是相似的,这样的断裂在西班牙进入现代之后循环往复地出现,而电影作为一种虚虚实实的介质打通了时间序列,每一个当下都可能会和历史坐标重合。导演隐匿了拍摄的存在,并在电影中淡化作者标签,将叙事权移交给小酒吧中的讲述者,将创作权交给从绵延的200分钟拼凑信息的观众,这样的坦然和诚恳在浮躁又自负的电影业难能可贵。

iffr第四部。看了两个小时退场了,电影还剩一个多小时。对西班牙7、80年代的巨变没有了解的就别看了。就是一群朋友的random聊天,时不时冒出一些有意思的对话。看3个多小时的聊天,疯了。

累了。强度太大,就没有停止讲述。这个真的不是罗马尼亚电影吗?分段式结构、当下人口述/扮演历史以及footage素材呈现非常像裘德,但是整体更接近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事件发生的那一年那一时你在干什么?一个历史时段的多人讲述。全程怼脸分屏,第一段的时候还有声画不同的一个屏可以看来休息,有点在美术馆看哈伦法罗基的意思,第二段大量对谈两个屏是同步的不同机位,看得压力山大,到第三段已经有点麻木。怀念弗朗哥那位和已经没条目了的里面怀念斯大林的可是一个意思?

几十年前隐于光荣历史背后被遗忘的暗影,交织虚构与非虚构的手法和对亲历者的尊重与关切,年轻导演身上有如此同理心太难得了,不仅倾听“voice”更给予了“presence”,小酒馆局限空间里日常对话永无尽头,琐碎真实;从始至终的分屏则让视线有了层次和参与感。普通个体亲历部分,而作为集体又足以构筑起历史的全貌,感觉是两年前unaspreguntas的一道完美回响(遇到mubi的选片人说他们看完之后也谈起后者!)

如果把分屏算成时间的加倍,那么电影等于6个小时,认真的吗这画质、这么长还是根本不熟悉的西班牙政治…可以理解通过访谈素材剪辑勾勒90年代社会问题的创作初衷,在92奥运会和世博会背景下发现真实生活中的矛盾,独特形式、还原历史的努力与今年NYFF的spotlight和current单元看到很多类似的关于社会/新闻元素的影片暗合,但终究后半段黑屏的形式主义很大程度迷惑了面对面的对象:是采访者面对受访者,还是观众面对受访者?

发现了三分之一年。

65/100。#NYFF线上第十三场#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了本次线上观影最漫长而痛苦的一part。我想只要是个影迷都能看出来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可是在具体的呈现上实在是太过于可怖了。先不说在本应聚焦的这次社会事件之前加入的似乎没有尽头的铺垫性对话,光是这个双屏设计就实在让人迷惑:虽说这种设置看似能强调一种面对面的性质,但实际上却显得多此一举。你又不是像安迪·沃霍尔或者加斯帕·诺一样拍实验电影,何必这样呢?不过在如同潮水一般不止不休的对话中,我还是能体会到这群人面对社会现实的心酸无奈。当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都如伊甸园一般时,只有你面对着暴力的硝烟与愤怒的子弹,上层人的冷漠无情换来的只有这片曾经生机勃勃土地的痛苦撕裂,在周围一切都在飞速向前无人等候的时代里,谁还能帮忙捡拾回曾经我们梦中那最美的地方?@2020-10-1120:2

3.5

75/100#StreamfestHamburg2020#关注西班牙奥运会、世博会光荣一年发生的工人运动前前后后,基本全是访谈分享,少量被摄者之间对话,也采用了虚构搬演的形式,做旧成90年代初的VHS录像带效果,200分钟的言语之后传达出了群体的集体失落和曾经的沟通失效。最直观的形式特点是几乎全部采用了两道分屏(或来源于沃霍尔?),取代了蒙太奇的功能也实现了在对谈对象之间正反打,对观众视线的引导会有一些互动感(试想是观众/摄影师与两位被摄者三人围坐进行小酒馆对谈)。但仍然认为访谈形式有些拘谨单一(《上海青年》有类似问题),意见和具体细节有堆砌之嫌,学术专题档案影像一般。

九二年西班牙官方叙事之外的民间视角。若论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的话,“发现的一年”当然也是“剥削开始的一年”,欧洲中心论和殖民扩张的事实让片名更具内在张力和讽刺意味(看到最后可以认真考虑欧洲离心论了),五世纪后的社会转型由这部分屏纪录片众多的视角缓缓呈现,具体到卡塔赫纳的每一个亲历者身上,所有人的说辞组成“工业转型/内外环境变化–大范围潜在失业–游行示威–取得一定成果”的大致面貌,从一月到六月、从量变到质变(烧毁YH)的多方心理变化,详细的地方可以很详细(幼儿园小孩娴熟贩d手法),理论的地方可以很理论,无力的地方也可以很无力,这种无力感其实是延续并蔓延在如今各地运动中的。其实感到很熟悉,aww也做过08年某国版本,那也是“发现的一年”,发现“如果没人告诉你,过去就过去了”的历史。

  • 王小毛影评全集观看
  • 王小毛影评

    主演:
    类型:
    戏曲
    地区:
    暂无
    评分:
    7
    简介:
    没必要搞对象真没必要!...
    评论:
    2.5;非常常见的时间循环题材,搁国产剧就成神作了,也是可悲;既想发挥「循环」的高概念,又想塞入现实元素,结果前者原理逻辑欠奉,后者原意乃制造悬疑气氛但流于家长里短而节奏显奇怪,想拍科幻就好好拍,不要依旧走老路强凹煽情戏。总体前半部好于后半部,结尾真过于“平”了(而且与开场几乎不是一个主旨了),好多坑没填上啊。
    终于完结了,笑死人了正午还买顺带个反向热搜提高话题度,5000万rmb的s军和铺天盖地的宣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觉醒年代质量的剧,看来去年下半年均分4分的内娱电视剧市场确实把观众要求都降低了不少。没啥新意,大团圆结局,前面男主快要死了的情况最后一次奇迹康复,仅仅是开端没醒而已,没醒为啥你皱个眉头?在噩梦里吗导演能给个提示呗?那后来又是怎么醒的呢?哦和上一次一样啊?还是观众聪明那为什么这次没流血呢?女主也是大义泯然果断放弃男主化身灭霸哦不社会姐开干。女性啥时候都这么理性了?这不刚亲上吗?给各个路人abc那么多煽情的结局能把男主的事情讲清楚吗?随便吧,我给6.5-7分。

相关:姜子牙影评差战争影评模板电影心悸影评徒手攀岩影评泰国奶奶影评泰国奶奶影评泰国奶奶影评泰国奶奶影评泰国奶奶影评泰国奶奶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