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克莱本钢琴大赛:五十年辉煌史 The Cliburn: 50 Years of Gold(2012)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彼得·罗森
- 主演:
- 范·克莱本
- 评分:
- 9
- 剧情:
- 范·克莱本钢琴比赛简史记录片 “The Cliburn: 50 Years of Gold” 纪录片以采访比赛的50年历史(1962-2012)的冠军作为对历年比赛的回忆....

-
- 主演:
- 范·克莱本
- 类型:
- 歌舞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4
- 简介:
- 那一年, 共和国的长子被杀死了, 他的尸体轰然倒塌, 砸碎了无数人安稳了几十年的生活. 人们彷徨人们无措, 人们压抑人们绝望, 人们不能奔走不能哭嚎, 人们无声地痛哭, 沉默着绝望. 巨大的尸体压的他们喘不过气, 在尸体上狂欢吃肉的那些人, 不停地吃啊吃啊, 从动物吃成了人形, 从矮子吃成了巨人, 从窃贼吃成了伟人. 他们把人变成动物, 把巨人变成残骸, 把伟人变成小人. 勇敢的人选择反击, 正直的人活在过去, 过日子的人徒然等待. 然而共和国的长子早已被谋害, 共和国的子女们被欺凌被侮辱被流放. 他们在尸体遮蔽的漫长季节里苟活, 想要一个真相. 而真相, 在巨人倾倒的那一瞬, 就已注定....
- 评论:
- 辛爽的南方故事是《隐秘的角落》,北方故事是《漫长的季节》,两个举起凶器的孩子,一男一女,都是差不多的年纪。虽然两部剧都是爆款,但《漫长的》比《角落》好得多得多!先是节奏,在《漫长的》里,碎尸案是个骨架,那跨越三十年的风雨和角色们复杂境遇里的变化就像血、肉、筋、髓精巧地附着在骨架之上。整头整尾,命运回环,有点《降临》的那味儿了。作为一个时代剧,导演在意的不是锚定时代感的符号,而是时代下的人,在这部剧里,我清晰地看到那些命运里的大事小事,砸在一个个血肉之躯上,塑造出一个个或是变化的、或是执拗的、或是无谓的人格。“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尚不知情。”200X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晚一些。
- 作为一个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生,家里亲戚几乎都是鞍钢人的九零后,深知这种痛延续至今日。醉翁之意不在碎尸,因此也不在女性问题或女性视角,爹味是曾经共和国长子PUA下骄傲劳工阶级的衍生品,因此它恰当地表述着东北的过去,不曾粉饰的过去和需要回首的过去。它比钢的琴、地久天长更残忍,对着那还不知道如何愈合的伤口疯狂撒盐。到底是生活的苦创造了“微小”的恶还是小而为之的恶铸造了生活的苦。也许突发性事件碎尸案的大白是让漫长的季节结束的标志,可普通人的愈冷秋季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