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举办奥运会的当下,网民们又开始为了金牌银牌而争论不休,甚至因为耐克鞋而破口大骂,却鲜有人关心运动员群体的心理健康。他们必须是看似无坚不摧的偶像,而不能成为“notOK”的normalpeople。
二八原理越是显著的行业,比如体育、娱乐、艺术,精神问题就约突出,因为行业斜率及其明显,那些不是第一的,或者现在已经不是第一的人,在把冠军/成名作为所有人生目标但破碎/不在巅峰之后,极易崩溃(这并非是他们意志不够坚强,而是在登上过最高山峰看过最好的风景后,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在你自己,不要去羡慕他人的生活。
“我赢了那一堆金牌,我有成功的运动生涯。但如果我为此感到痛苦,那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好沉重,全世界各行各业各人都需要心理问题去污名化。
看完之后了解了那些冠军运动员要面对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It'sokaytonotbeokay.对自己对他人都宽容一点.
话题选的不错,看完会沉思片刻
Itisoknottobeok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会有自己的问题。善待自己,It'sokaytonotbeokay!
媒体的大肆宣扬和夸张,群众的冲动性崇拜和诋毁,政治和经济利益不断介入,竞技运动变得不再纯粹时,身在其中的运动员们也在一步步成为自己所爱运动的牺牲品,虽然有所得,但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运动员也是人,也和所有人一样有自尊。
当Phelps说出我知不知道自己是谁我没有自信的时候我知道你的自信可能真不是因为你获得了多少成就而仅仅是你的良好心态而已
这部。说内卷,啥行业应该卷不过运动员
奥运会早就从重在参与变成了重在金牌,得了金牌,你就是神,故事要从你小时候开始挖起,没有金牌,你的所有努力为了这17天付出的努力都不值一提,比赛结束你就消失在所有人视线里,没有人会为你的付出努力献上鲜花和掌声。甚至有运动员因为表现不好会被网友在社交平台骂到抑郁。心理健康,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来没有听过任何相关课程,自杀干预热线是什么,不知道。学校,职场,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永远是强者为王。也是,在职场能保障身体健康就不错了,根本不敢奢求心理健康。说到这里这届奥运会最讨厌的解说员就是陈滢和张萌萌,陈滢你凭什么说拜尔斯之前不参加比赛就是为了平衡木的金牌???张萌萌,国外竞争选手一出场就希望他失误,特别讨厌!!!
非常适合和奥运会配合观看。
"It'sokaytonotbeokay."这部纪录片从评分的人数来看似乎有些冷门,但从一部体育纪录片的角度来看,它十分有意义。我们当然知道金牌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训练,是不知疲倦的重复,但往往忽略了这样“真空”的生活,对于运动员本身作为“人”的摧残。当站上梦寐以求的舞台,或将天赋与努力兑现,站上最高领奖台,或因种种不可控因素黯淡立场,激不起一点水花。
一个世界性的运动员的精神健康问题,很高兴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体制在运动员支持方面有些做得比美国好不少,但精神健康和心理压力问题只会更甚,而且国内缺乏表达渠道,不知道有多少运动员已经正在或将因缺乏疏导渠道被被自身的精神压垮。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工作对人的异化在各种职业中都有,不过在顶尖运动员那里显得特别突出。
运动和竞技不是同一种东西。现在的竞技是商业行为加政治行为,在商业和政治里头,只见群体不见个人。
真的完全没想到连美国的奥林匹克的金牌运动员们的精神健康如此没有保障。金牌运动员接连自杀。一方面靠竞争生存的运动员对于暴露自身一切与“脆弱”相关的羞耻感是障碍他们寻求帮助的一个因素,可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运动整个系统对于运动员的精神问题的关注如此贫瘠。本片揭露了金牌运动员在结束奥林匹克比赛后所经历的巨大空虚以及面临的生活经济压力,更可怕的是终于意识到一路走来除了他们的成绩,并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过他们。这让我又想起前几天在奈飞上看的美国体操协会的大型性侵丑闻,果然是一旦涉及到需要秉行集体主义才能获胜的领域,个人都比较悲惨,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