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与迟桂花的合体,还乡那段似还用了点茑萝行的零星片断
与同为知识分子的早春二月肖涧秋相比,于文朴虽然也体现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关爱了脚受伤的车夫,帮助了孤苦伶仃的陈二妹,同时却也参杂了或许为这一阶层所特有的那种认知局限、性格弱点和男人对于异性的隐秘欲望——而这些碍于时代、剧情以及形象定位是不可能出现在肖涧秋身上的。其中在表现欲望的桥段中,导演运用了大量西片常见而(至少九零年初的)中影鲜现的电影手法,包括主观视角,梦境异象,还有画面叠影表触动心弦浮想联翩……三星半。
五四时代的人过于进步,在这儒家国度,即使到了现代仍然没彻底摆脱这种俗礼的约束,可想而知,那个时代的文人的精神苦闷。走在人间,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所谓孤独就是这种感觉吧。
桂花开得迟,日子经的久
旧社会,读了点洋墨水的人,打着反抗包办婚姻的旗号,把人家嫁到他家的姑娘,扔在家里好多年,耽误人家一辈子,这算啥?
色调对了,文人多情,旧时代这么多美丽善良苦难的女子,你学宝玉怎么救得过来。没有字幕唯一缺憾有时听不太清
冲着原著才看的,改动比较大。
冯远征的早期电影非常的清秀但是演技却不同凡响本片根据郁达夫小说《迟桂花》改编描写了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的环境下一位留学归来的热血爱国青年报国无门家庭封建习气严重只能在外地独自打拼却无处落脚的故事冯远征恰当了塑造了于文朴的形象将主人公对生活的无奈不解都表演的很到位拿捏准确
我对郁达夫本人、作品及其改编的电影都没有任何免疫力。
新年归来,心留南方,达夫杭州,翁家山里,桂花迟开,莲妹笑靥……
改编的地方挺多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想念杭州啊,这年金秋也要走满觉陇,过烟霞洞上翁家山啊!
冲破旧社会枷锁的愿望和自身阶级软弱性的限制。
开得迟些,经得久些……
冯远征演起傲娇文人来,不输陈道明的方鸿渐。值得一讲再讲故事的时代,江南士大夫传统思想和留学东洋接受新思想的碰撞,封建妇女和新式女性的碰撞,当时于先生的苦闷,如今的年轻人,解决了吗?不如先决定,今年秋天,走一遭满觉陇,过一回翁家山,就着桂花吃一回大闸蟹,炒米煮鸡蛋先吧!
郁达夫
冯远征也是老戏骨了,上海年轻二妹的体贴,家里不漂亮的老婆没有共同语言,杭州莲妹28岁美貌身体的诱惑,与喜欢的人一起看桂花和月亮都是快乐。
沉靜的老電影,雖比不得原文細膩,但主創有這份心緒實在是難得,想必也是被郁達夫的文字所吸引。三十多歲的馮遠征當時還很青澀,不過演窮書生也很像那麼回事。不同的年代,電影的味道都不一樣。九十年代模糊的舊片子,樸素地存在著,沒有烈日暴雨,有的只是可憐的癡思。
其实我还蛮喜欢这种抒情式的电影的,而且这种抒情电影是中国人独有的味道。沉郁又不失苦中作乐,在现实与理想面前,总是努力地勇敢面对自我。青春的愁绪,理想的愁绪。于文朴面对家庭的层层压力束缚,努力地挣脱,可是工作无望,爱情无望,他对家庭既愧疚又反抗,在矛盾中活着,其中当有几分无奈。他的痛苦来自于对家庭联系切断的犹豫不决,他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然后说服自己彻底摆脱这样的家庭束缚。革命,就是他的希望,因为当他把个人痛苦摆在一边,去解救整个旧社会的痛苦,那么个人的痛苦也就迎刃而解。其实于文朴的遭遇是中国近代史上文艺青年的缩影。
冯远征演出了落寞文人的孤寂感,莲妹太美了,爬山那段很神,克制的欲望。封建女性与新时代女性的思想碰撞,文人对旧社会的呐喊,几百年过去了,社会进步多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