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
一个患维特综合症的诗人自杀前找了一个被庸医误诊成不治之症的商人妇做垫背,然而两人却并非鸳鸯同病同命,原来人与人之间情感并不相通。这个可笑可怜的故事肯后,真正要表达的是,时代的巨大变革中,任何与之不相适应的人终究要为时代淘汰。
如侯麦附体。
发现导演比发现电影更重要。
故事讲述跟冰山一样巨大留白。一个本来惊涛骇浪似的事件,采取的却是表面看来最波澜不惊的平淡流水账,结果就是蕴藏其中的深深的惊奇。细节布景和对话都令人回味,记忆深刻。
十九世纪初的柏林,家中装潢是完美的理性主义风格,静谧如维米尔的理想世界,其中的人却唱着浪漫的艺术歌曲,开始讨论自由是福还是祸。
人家侯麦是冰冷下的火焰,这活脱脱就死水一滩。
上海电影节#18#,兰馨悦立方影城。古典美,颓废美,空虚乏味到死,怪不得两个主角双双自杀。
人物原型是剧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生前无人赏识,穷困潦倒,死后终被肯定。故事拍的寡淡如水,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文艺的近乎掉书袋。复古但不够古典,荒诞却不够讽刺。十九世纪初的柏林,理想主义之生,浪漫主义之死。琴声依旧人不在,丛林枪声惹人叹。
开篇一句,“你以为想活,实际上却想死。”这想法如肌肤上爆发的瘙痒,知道多挠未必有益,可就是想要不计后果地放肆。看着一对曾是陌路的男女,在高跷上左右渴望与失望,起起落落的戏剧性充满天意的嘲弄。充满文学性的毒素在发散,主题依然是对爱、信仰与科学等构想的冲击,而这次煞费苦心的构图与摄影,很见功力。越来越喜欢豪丝娜了,四星半。
你以何态度对待生死至爱,生死至爱就依此报应。骗得过自己,骗不过上天。生活不奋力,死亦无余声。
死亡是不合时宜的爱
腾讯付费2016.1.22我觉得,以后也不会看很多这样慢节奏的文艺片了,我又改变了,想摆脱文艺青年,慢慢进军学识青年(中年)
3.5.爱情的疯狂最终都演变成旁人唇上的谈资,而这一切又都随着琴声/歌声/谈话声/大自然的风声/流水声,一起消失在空气中凝成“古典”了。
已经有了小小乔里一脉相承的顿顿的quirky感和女性视角我与世界的关系爱咋咋地的态度,技巧上还没有后作那么大胆,但这美好的室内设计赏心悦目啊,也是两位主角虚实世界相间状态的美妙背景。这里边角料絮叨里的政治啊哲学啊探讨在小小乔里进化成融合在世界观设定里,变得更有力。各种-mate中可以加上一个deathmate了,不管前情与经过如何,一起死就是一种绝对的连结。愿我将来也有中意的deathmate.
资产阶级妇人以为身患绝症,浪漫有才华的诗人渴望与爱人一同赴死,但情人更爱自己,妇人的丈夫枯燥,于是两人约好一起死,第一次他变卦第二次她发现丈夫很爱自己应是想变卦吧,但枪声已响,诗人紧随其后。其实她们不爱对方,只是生无可恋。绝症有误诊,生命没有第二回。歌曲、诗、插花不错,画面很美。
疯狂的爱,有时被当作极致痴狂罗曼蒂克至死的爱,可能只是“疯了”而已。当然疯了也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确切的爱,但人太容易沉溺于表象,不敢面对真相。过于沉闷,也过于直白。
原来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法斯宾德钦佩的诗人,他成功地找到一个愿意和他一起赴死的人。误诊的结局好俗。
需要做笔记的古装论文电影,首先演员选得很好,他们看上去十分的”普通“,但是口条、表情把人物表现的很好,这是真实的人,因为有些古装演员过于美轮美奂,除非是唯美或者别样的风格,但这部电影的人和风格是非常匹配的,我在博物馆看到那些油画里看到的就是他们。其次,电影的推动是角色对那个时代问题的看法非常诚实的讨论,尤其是关于税收和社会秩序的讨论非常翔实,许多场景都是当时的沙龙。
“我真挚的邀请你同我一道赴死,我先开枪打死你,保证不痛苦,再打死自己”。好吧,这就是那个忧郁浪漫主义年代的诗人”约炮“。这种诡异行为和背后的情感,倒是通过还不错的表演有些许逻辑体现,但整个故事脉络还是进展得让人受不了。另外,居然是在伦敦南岸一家精品酒店地下影院看的,值得标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