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都悄悄的……别出声
“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这样历史的悲剧,还有可能再次发生…”
悄咪咪的看,看完后悄咪咪的标记,嗯,别的也说不出来啥了,唏嘘感慨沉默之类的情绪似乎都是多余的,只说希望大家趁快看吧。
红歌唱的更嘹亮了
只要历史经验足够丰富,人人都可以是预言家。高层甩锅底层,底层甩锅高层,派系之间相互推诿,加害者逃避责任,受害人无处伸冤,没有彻底的痛彻心扉的反思,以史为鉴就是空话,“牢记历史”四个字千万不能只适用外部矛盾啊
以前听我爸零碎地讲过当年重庆的武斗,这部纪录片里也都是亲历者的讲述,缺少对武斗的系统整理和描述(当然也做不到)。可以预见未来,这注定是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谁都没想到12年他老人家的那番担忧居然成真
想拍一个中国版杀戮演绎?两个时代对照着看的想法很好表现了荒诞而无力的历史循环,身处时代中的人都是盲目的,任何时代都要留给后人评判,会有反思吗?又了解到一些历史
前面有些部分不知道是叙述者讲的不清楚还是剪辑有些问题,感觉故事梳理的比较混乱。话说回来,三派人最后的阐述也挺有意思独立学者为了现在回顾过去。武斗领袖为了过去而回顾过去。底层的普通经历者只能为了记忆和自己在当中受过的委屈而做出思考,但是也带有极端性倾向,不是彻底否定就是要永生赎罪。作为一个未经历的旁观者,我只支持一种观点:即确实这个时期创造了一种阶层的流动以及剧烈的变化,这是现在的环境不太可能有的现象,也是彻底的逆反-固化了。同时也由于基层指导的错误(或者更高层的问题)造成个人的无辜牺牲,“创造悲剧”。这件事情的定论远不是表面上现在的那样。如何和解、改善现有态势是切实的问题,但过去需要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在中学时期确实有听家里面的长辈提起过曾经那场武斗的事。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祖母怀有身孕且已经临近产期,因宫缩要紧急前往医院,但都没有车敢往人多的城里面走,于是祖父就驼着我的祖母步行赶到了医院。要知道当时北碚区跟主城区一样炮火连天,因此那可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一段路程。再讲回纪录片本身,能发现这是2013年就已经拍好,但是应该有一些缘由而到近期才有机会与小众见面或者在网上流传。十年历史的亲历者和研究历史的学者们都在纪录片中出现,以目前唯一的“文革红卫兵公墓”为契机,讲述了那段曲直难分的历史。片中讲述了很多目前来说仍是忌讳的东西,也呈现了很多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在这一几十年前的浩劫上的观点和反思。简短的广播不能再详细展开,且加上文字的转述又可能会在表达的过程中造成转义,因此还是自己看得好。
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及时找到幸存的“反到底”和“8.15”两派的一号人物,让口述历史更具记录性和客观性。导演的笔触没有诱导,这是口述纪录片最应该秉承的长相。荒诞一直在我们左右,甚至写进了这个民族的基因序列。历史,不止要引以为戒,更重要的是反思。
没想到重庆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这样看来,推卸责任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确实是一脉相承。
文革特困老人要吃饭,你懂吗弟弟
城楼上的大手一挥,打进了一代人的心里,刮起的风吹到半个世纪以后,还在继续吹。沙坪坝的枪声未停,重庆的歌声依旧。(有想法,但不够
背景新闻.........
拍的太牛逼了,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些,当时还什么都不懂。
导演似乎很有想法,或许太多。但仍然有意义。现实与历史的关系仍然扑朔迷离。尸长算是个坦荡的好人。顺便z馆找到了何蜀的书。
懂的自然懂纪录片里各位主角讲的那些我也是花了好多年时间才理解的
应该属于拍给西方的一种吧,而这也恰恰是“不能说”的东方所欠缺的。这也是一种影像化、访谈化的史料,不同立场不同经历的不同人的视角,不能说它有多客观专业,可这也正说明了历史本身——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样的真实。至于话题焦点,我们几乎可以把它看作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不可逆,然而不管社会怎样变革,随风飘流的无意识的百姓,永远是最容易的“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