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那场戏反映了导演对空间构造和理解能力几乎为0。
我甚至不会因为又觉得把纽约拍得太hipster而讨厌这个电影了,因为GretaGerwig从头到尾就像一个传销的,还是在努力背词的那种。(大概是因为Brooke看上去虽然很hip但其实没有上过大学的原因。)
这故事太好玩了,连抓马都那么可爱,感觉像拍“哈哈哈”没用完的灵感。女孩与女孩的微妙友谊,带着点恋人未满的气息,臭男人们估计永远不会懂~~~(╰_╯)#
喜欢!永远做一个浪漫主义的失败者也挺棒的。Bekind,andfearless.
3.5,再次確認GretaGerwig才是鮑姆巴赫電影能好看的原因。她演繹角色時帶爛漫喜感的神采,還有這次故事感覺也多來自她的觀察。就像迷戀她的準繼妹感受一樣。她豐富奪目,會做著不現實但迷人的事情。如同其對紐約的期盼。前後有割裂,別墅亂鬥雖然好笑,但那明顯變成了舞台劇吧
壕宅撕逼戏话剧感十足,几个快切镜头撕的很有气势,有那么几秒钟我觉得自己在看韦斯·安德森,简直要疯了。气质上是前作的延续,这部的舞台感更重,选择了美式脱线喜剧的形式,大量段子带着中产文青的感觉,最招人喜欢的是这群纽约客,一群极为普通的都市年轻人被刻画的既鲜活又好笑。★★★
再没有导演比NoahBaumbach更会拍loser的人生了。
好神经!找来一个那么像Greta的少女!看得我疑惑重重直到真正的Greta出场,才恍然原来Greta的眼神是如此闪闪发亮像做着任何成年人都不可能再有的梦一般根本不可能复制。电影像是弗兰西斯哈的注释:Shewasthelastcowboy,allromanceandfailure。但她不需要!本身就在发光的人不需要高亮!
非常喜欢前半段,后半段有点玩脱了。格雷塔棒呆了。
能把80和90后间的交流拍这么好看的大概也就NoahBaumbach一个,没料到会喜欢这部胜过FrancesHa,情感大概来自比前作惨烈的生活现场中仍透出的真实迷人感——不单是纽约,所有大城市年轻人的spirit,都是琐碎的苦中作极致的乐。
acontinuationandmaturationoffrancesha.Ifeeltheallromance,Iadoretheallfailure.mostimportantly,iloveGreta'ssensitive,unapologetic,uncompromisingwriting.
两星半。在18岁的眼里,30岁就已经腐败,变得丑陋。尽管他们再努力的愤世嫉俗,浪漫的活在失败里,依旧是不堪重负,让命运随波逐流。这算是鲍姆巴赫写给格蕾塔的情书,让她大放异彩,却偏离主题。
想要加入的校园文学社,当派扣在脸上的时刻就丧失了兴趣。想要住的曼哈顿公寓,当从消防梯爬进去时就掐断了念想。想要成为的美国女主人,当因缺钱面临崩溃时便散发了腐臭。我认为自己是美女,你觉得自己是天才,她相信自己有商业潜能,我们都相信自己是篝火,别人是火柴,像最后的牛仔,孤独而不自知。
Doyouknowanypeoplewhobehavethisway?Doyou?
剧情太烂了。完全无法get到导演想和编剧想表达什么意思。
GretaGerwig自编自演这种年轻扭腰客的故事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境界惹
dosomethingdepressing,butyoung.新生代纽约客,中产文青,孤独又充满生命力,孤绝寄情于异乡大都市的浪漫与心酸。
诺亚,要是哪天Greta把你甩了,看你怎么办啊!Greta…好看、幽默、有才,好想嫁【。
巴纳德的内景和满街的人让我哭得好大声!鲍姆巴赫不能离开纽约,不能离开城市,一离开就面目全非。来了纽约就是纽约人,就是把自我全须全尾地交托给一座由神话搭建的空中楼阁,是进入自我无限膨胀和消解的过程,哪怕最终逃离纽约也无法逆转的过程。在纽约,就一定会经历被这座城市围困的瞬间,也同样会经历被这座城市滋养的时刻,它的戏剧与平庸同等泛滥,而它的超能力则是将戏剧变得平庸,再将平庸化为戏剧。此刻看这部电影,我竟产生无法遏止的nostalgia,似乎在疫情之中纽约城已经一点点死去,即便我知道它还在变化,不停疯长,每一天都会是新生,有纽约人,则永远有纽约。太奇妙了,我还在这里,它还在这里,我却已开始悼念它了。
喜剧节奏非常好!整个对话的mismatch感很有笑点,每个人(除了女主角/叙事者)都不太像正常人。喜欢导演复杂微妙的态度,其实T对B也是这样的,看到她一切缺点,却依然为她的魅力所着迷。影片结尾才揭露真实态度,她好像世上最后一个牛仔,整个人充满了浪漫和失败。想到醉乡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