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2021#WAVELENGTHS。前入围2021柏林论坛。女导演首作。柏林时没来得及看,因为“波长”单元实在有点神因此特意去补看。胶片质感蛮好,把记忆-家族记忆(母亲离家出走4年)整合在加拿大原住民的叙述之中(TIFF每部片子片头都放了一小段关于原住民的资料片)。关于空间和感知的电影。
-0.5
杰作
影像诗,记忆的幽密空间
不过不失的实验。
重新回到这里,找寻联系或是迷失于其中。几乎没有太多剧情的设计,让气力完全聚焦于镜头之下;一片别致的生活图景被生动地勾勒,黯淡的、荒芜的同样也是无法割舍的。
看到开头的温尼伯以为会是盖伊·马丁,结果是完全的塔可夫斯基
翻滚着的,燃烧着的影像
3.5
#TIFF21第52场这风格,确实很像论坛单元喜欢的。
-
看睡着了,跟着电影一直在梦境感和现实感之间来回穿梭,亦真亦幻,观感挺奇妙的。有些场景莫名想到罗伊安德森的电影,静逸的乡村生活下潜藏着令人感伤的孤独和惆怅
耶稣的外祖母,相簿作为幽灵媒介
+
@NatTaylorCinema导演Q&A
影像不错,但也有且只有影像。
4.5。导演应该是温尼伯格电影团最新一代成员。该团真是影史上最伟大的实验电影团体,也是加拿大最珍贵的文化国宝。这片是用音乐韵律节奏带起来的曼尼托巴乡村影像拼贴组合,每一个场景的开头都会用实验手段把影像的节奏定调,然后在猛然灌进彼埃尔·佩鲁式标志性的直接电影画面,使观众的感官在缥缈的幻境和静态与动能交织的现实之间来回切换,人物的脸庞和灯火交相辉映,纯粹被视觉节奏煽动起来的感官愉悦被打断又重续的节奏控制的恰到好处。奇怪的是,似乎只有在加拿大才能拍出佩鲁纪录片里的这种朴素又浓重的质感,换个国家这种沉静又内在涌动的视觉节奏就立即消失殆尽。唯一遗憾的是靠近结尾的姐弟争论有点太戏剧化了,否则是满分作品。此外,看了这片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曼尼托巴也有法语少数族裔。
78/100
出挑的摄影和构图氛围将整部影片提升到一种梦幻的水平,但各式碎片般的情绪营造及审视并放弃单一的叙事,似乎也很难吸引到对相关元素的关注。
VIFF2021.Connect.好少见曼尼托巴的电影,上一次记得还是《我的温尼伯》。差点错过的宝藏,超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