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电影融合文学、纪录片、舞蹈与行为艺术的综合散文电影
片中提到93年电视记者潜入女同志酒吧偷拍,直接导致其中一名入镜女性自杀,也许受其影响,《鳄鱼手记》中也频频提到电视报道、暴露、质疑、代表大众霸凌鳄鱼的情节,这让我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台湾同志运动的历史中(似乎必然性地)存在一条(电视)媒介、暴力/伤害性凝视、同志的死亡——被看、被出柜、被杀死——三者之间纠缠不清的线。而我在读邱妙津的文字时迟迟无法跨越的共情的沟壑,这样想来,也许也来自她过分地、过深地、过痛地凝视自己,凝视自己的性与性别、自己的爱、自己的死。她最后的导师是西苏,唉,出国读书有好的导师、令人激动的学术生活,也依然不能保证人能快乐啊!她殉道的不只是女同志,更是精神健康,是正常谈死的愿望吧。
邱妙津身上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她确实生错了时代,如果她再等等,或许能看到更好的台湾,甚至更好的世界;但另外一方面,时代和群体的发展需要殉道者,尽管她不知道自己的死会带来什么,但也许没有她的“殉道”,好时代会来得更慢一点。非常好的一部访谈录和纪录片,看完这部能更好地理解邱妙津、理解《蒙马特遗书》和《鳄鱼手记》、理解那些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人间的人(并不是)。世界需要殉道者,但我私心希望殉道者越来越少。另外,我对自杀者是没有同情的,我为ta们最后能作出自己的选择、为ta们得到解脱、为ta们“掌握了自己的肉体与生命”而高兴,因为我相信,那是ta们能选择的最后的和自己和解的方式了;只不过,也为ta们的命运感到悲伤,为没有人救ta们感到遗憾,为ta们不再多争取一下感到些许气愤(尽管这已经是苛责了)。
7分。原来大名鼎鼎的埃莱娜·西苏是邱妙津在巴黎八大的导师……真好……陈耀成再一次把握住了邱妙津作品乃至人生的主题:爱与死的协奏。相对而言比较认同赖香吟说邱妙津的自杀不是一种表演,而当外国的那些学者都将其视为艺术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糟透了。bi-polar啊。
成为女作家,从辛苦地读翻译过来的外文书,到自己的书被译介到国外,“我想象中的她会希望自己能在世界作家之列”,是世上最伟大的传奇。成为女作家是最热血最浪漫最炫酷的事。看到一些向往的研究,以及渴望得到的老师的指引。于我而言,在这样的时刻,看到这样的存在,太重要。「写作是学习不要害怕。」惊喜的是里面有张小虹,之前读了她的《城市是件花衣裳》,歪读张爱玲。
有点太长了,但是看到了年轻时的Ari。
念白跟鳄鱼头套有点届不到,喜欢舞台剧场景跟戏曲部分。每个人的访谈都很喜欢听,朋友们都很可爱,有一位朋友叫她“妙妙”,还有印象很深的是那位双重国籍的人,在澳洲是男人,在美国是女人,“我飞到哪一个时空上方时会突然变成了女儿身呢”,哇世界上居然有这么酷的活法。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才能意识到她居然是那么早的人,’amazingshamelessness‘是个无与伦比的褒奖词汇。不是男不是女,希望别人能将我全然看成男或女。邱在生前担任过心理热线的接线员,其中任务包括防止自杀,又想起来影片一开始有些意识到邱好像很爱开玩笑说别人有病,心理人的通病吗?还是早就有自毁倾向了。影片开始和最后都是政治,给我看得不禁感觉这个世界好像确实在进步,但今天(指我真实的这一天)依然是因为所处的这个社会而感到不快的一天。
很多素材在《蒙马特女书》里有展现,这部少了些私人气息,更多地提到和lgbt平权运动相关的一些事情。
开篇就点出邱妙津的名字,然后整个片子就笼罩在爱与死的阴暗、扭曲里了。因为死,爱失去了明媚和温暖,让人由衷的体会到了冷。死亡因为爱变得更美,是一种冷眼旁观的美、一种毁灭的美。所以一直讲《蒙马特遗书》最高的艺术性是在邱妙津的死亡里。她的死亡把书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控诉、行为的艺术。但明明和她的初衷截然相反。听说有好多人讲,活到二十六岁就好,过了二十六岁就觉得自己肮脏。其实如果邱妙津有选择,如果爱的纯粹不是必然导向爱的灭亡,她的生命才不会停在二十六岁。不过是因为早慧,不过是因为她过早的勘透了爱和死亡。质本洁来还洁去,平权运动用她扯大旗真的是有点硬蹭的感觉。她走了,这个世界还是一样污浊。啥也不是。(把日记用朗诵声朗诵真的很受不了
高中的时候把出版的邱妙津的书都看过了,字里行间里只能感受到浓浓的sentimemtal和melancholy,配合那时候对于死亡和自由的向往,她与黄碧云一起被我曾视为最爱的华语文学女作家。如今能看到有人捡起这段记忆,结合性别议题和关于美学一二来重现她的一生,很感动。如片中韩瑞所说,我也不认同她的死是遗憾的,更像是一种艺术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是她需要用生命这段旅程完成的作品。片中的舞蹈和舞台剧元素很喜欢,加之穿插其中的文学片段,造就了这本身就不是纪录片而更像是散文诗式的一部电影。内心的撕扯通过身体(舞蹈)表达,唯一不喜欢的旁白,太过刻意做作,当然也许是因为不同语言习惯造成的。总之很喜欢~
比较认同赖香吟的说法吧,自杀是个意外,虽然看出,后期的邱有很强的死亡驱力(弗洛伊德语境下的),但正如HélèneCixous所言,死的欲望有别于自杀,"thedesiretodieisthedesiretoknow,thedesiretoenjoy."片中也有人猜测当时邱罹患双相障碍。无论如何,死亡都不是必须的,但从结果上看,死亡本身的悲怆和艺术性显然带来了更大的震撼和社会影响。承前人余荫者自当好好珍惜这份鲜血浇灌的成果。
导演下了很多功夫,呈现也高于预期
到感情最激烈处,总是文字登场。书写里强烈的激情、自毁的生命力。邱妙津的26岁,死亡成为蒙马特遗书的注脚。
5.5.2023题材很好拍的很烂
心意是很到位的,制作也是很业余的。
三星给用心的访谈。如果不用配音膈应人其实可以再加一星,电话亭场景复原的叫床尬得我脚趾抠地。pls,dontbedramatic.
看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我到现在还是说不好我是不是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但是即使反复再反复,我也有勇气和它共存了,不是因为活下去有意义而死没意义,是因为不管活着还是死都没有意义而已,孤独寂寞是一直要常伴我的,没办法,只有接受它,多想想开心的事情而已。没有国籍没有爱人,属于天国的孩子。即使现实果真如此,也应该自尊自爱,用爱是治不好心理疾病的,自己缺乏的爱想要在别人身上加倍找回来是对别人的苛求,自己都拿不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强求别人提供双份呢。学的是临床心理学,可是没有救成自己,真是悲哀。不管是性别认同、同性恋还是躁郁症,如果能坚持到现在,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真的要等这个时代赶上来,在这之前做自己就好。(或许提前2年看到,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了吧,命运的玩笑
明明有那么好的材料呈现的方式实在脱节…两星给和邱妙津相关人物的采访资料本身
总是要有牺牲品才能凸显其意义,老天选择了她。被我永久尘封起来的她,祝她在彼岸永远幸福安康。
年轻时曾经读过她的书,感觉她强烈的对死亡和自由的渴望,她又如此极端,我猜测作为她的恋人只会被她的情感所吞噬。我敬佩她的勇气,能真正做到,历经千帆还是少女,没错,她已经是永远的少女,没有等到更好的时代,就结束了自己。殉道只是我们加给她的标签。并非她选择死亡,而是死亡选择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