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心中的年代。那时的人们还沉迷于一种(如死一般沉重的)浪漫,虽然表达的方式已经是轻松无害的八十年代了。放到当年,比起秋吉久美子说不好会更喜欢森下爱子——在飘摇不定的世事中有一种潇洒、坚毅与浪漫。藤田敏八式的,若无其事(无所事事)的,ふらふら的时代和青春
8.4分。消散于淡蓝色大海中的泡影,正是那炙热凛冽的青春。
4.5性与死亡的主题被如此轻松地构建,因为这部电影自始至终都充满了自由,当然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们,他们被漂浮的不确定性困扰着,两组“情侣”,来自对偏远家乡的逃离以及对条件优越的家庭的叛逆,摩托车能找到自由吗?藤田敏八刻画了那一代的“无因的反叛”,自杀是如游戏般的仪式,而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消失了,药物无法治疗偏头疼,却能让我们永远安眠,红色的、白色的浴袍极具象征意义的设计,和传统物语中“心中”题材比,他们的死去究竟是为了什么?观众到电影结尾也不明白,也许是被大海困住的现实吧,电影结尾那翱翔天空的海鸥原来是一只被捆住的风筝,自由的幻觉消失了,原来我们的肆意妄为和不顾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的幻境,唯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自由吧,大量的情爱戏中压抑如影随形,父权、金钱、传统的牢笼原来无处不在
青春死亡大海满足你幻想的一切元素
小林薰年轻时就长那样啊,万年幼齿妈原来年轻时那样青春动人啊!
第二部藤田敏八,比《钻石无暇》更喜欢。十八岁的海,太宰治的镰仓,埋葬记忆的罗塔岛;十八岁的海,当少女情窦初开的一瞬间,你可曾看见死亡的颜色?
结构有些松散,或许是最意味不明的一部藤田敏八
整体感觉还不错啦....
森下爱子好美
机翻字幕,画面演员都不错3.5
雖然看的是機翻中字,但還是開門見山就知道要一起去自殺的故事,藤田敏八的炙熱青春裡挾帶著死亡,森下愛子瀕死前的微弱喘息真的很美,死亡與性愛都有著共同的終點。
镰仓的海,罗塔岛的热带风情,和那个时代残存的殉情文化…新人演员小林薰气质有点质朴(土),森下爱子的清纯与性感那时候已经初露锋芒
勉强及格。这片子目前只有机翻字幕,看个大概。藤田敏八电影桥段的重复程度还挺高的——开场逆反男与暴走族揣了一堆石头向大海深处走去较量胆量,这启发了森下爱子与男同学的投海冲动(跟《双人床》的开场一样),爱子跳进海里,感受与大海融合,预科学校跳楼的男人,黑伞在空中盘旋——这些自尽的唯美意向也不足以解释爱子与男同学反复上演的自杀尝试,藤田敏八的电影老是这样,刻画不出一个主体性明确、扎实可信的角色,当然存在感是强烈的,尤其包含森下爱子洗澡、换衣服在内的几次裸戏。逆反男自我放逐的人生是对父权的叛逆,这在70年代是个很常见的表达,不过他借森下爱子与男同学的自杀来冤枉自己父亲的心机,倒是充满创意的一笔,并且在气氛上颠覆了此前爱子与男同学那些目的不明又松散的二人世界戏码。爱子姐姐的角色显得多余
感谢森下爱子;那时候的青春总是伴随着死亡的气息。
又瘦又好看的演员们,故事风格有点像村上的小说
裸看
70年代,心中的年代,不会到来的下一个夏天,玩笑当情真,都消逝在细碎波涛的蓝色泡影中。
有英文字幕,建议不要看机翻的中字...一个关于自杀的故事
主题两人殉情,藤田敏八1979年作品。太宰治于1930年,就这么实际干过。
3.5自杀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