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与时代共同进步。2.年轻时代的启蒙很重要。3.心态好,社会角色扮演到位,是非的坚守。4.痛苦持续的沉淀不能转移,带来了深刻的思考。5.学习能力、反省能力、6、三国和水浒的组织架构:(1、都有忠厚长者,刘备宋江2、都有聪明人,诸葛亮吴用3、都有3、5个铁杆4,都有一帮能干事的职业经理人。)7.人与人,当两人在一起的时候,琐碎的痛苦的事情会变成了主流,当两人分开后,时间越长,痛苦和琐碎的事情越褪色。8、罗曼罗兰,知道世界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俞敏洪的采访,让我学到的一件事情,就是聊天的时候,等一等。等一等,也许采访对象就自己把话说完了
摒除“白酒文化”就更好了。
谈理想,谈人生,谈遗憾,谈笑风生,问的犀利,答的真诚,好看有趣!
在莆田系公司待过,那段说的是实话。
看了前两期,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是一群奋斗过膨胀过,最后能够和解的人,看他们对话不是看成功之道,而是人生的和解之道,因为他们不会分钱给你,分享的都是赚完钱将富余的来的时间来体会生命的过程
好的节目不需要买流量和水军评论。节目结构、剪辑、运镜、风格都在学许知远的十三邀,但俞敏洪自身的身份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是这个节目的竞争力。
俞老师从《十三邀》的访谈来看,他一直在思考未来的人生意义以及个人对社会的意义,相信做这个节目也是他未来想法的一次实验。感谢能访谈到那么多大佬,确实开拓了眼界。
自己的节目。不夸怎么行。
喜欢看访谈,王中军口才真不错。
好喜欢王小川希希说有点像徐涛温和可爱
他们确实赶上了中国最好的时代,不过也正如老俞说的,我们都是乐观的人。人未必都需要世俗意义的巨大成功才完美,但乐观的人一辈子不会亏待自己。
向别人提问的时候,其实更是在问自己。挺喜欢这种交流式的访谈,老俞虽然不是专业记者,但他足够耐心和谦虚。八集采访中他问了不同的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传承”、“是否惧怕衰老”,其实都是他想为自己找到的答案,结果理工男王小川跟他说“别想这事儿”,半退休状态的刘永好给他炫了一通儿女,潇洒人间的王中军说自己还能再战几十回合……大家都听懂了老俞的问题,但即使都是差不多地位的企业家,处在不同人生阶段也是冷暖自知。彼时的老俞经历了母亲的离世、疫情对新东方的冲击,会问出这些问题实在是掏心掏肺。期待下一季的《酌见》,看他教培剧变后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大学入学后曾经陷入迷茫期,于是开始看企业家传记,从鲁冠球、史玉柱、牛根生到马云,我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中找到人生的方向,为什么选择看企业家传记?可能因为足够传奇和热血,同时又有部分可操作和参考空间吧,但故事是看了,对企业的向往却被现实打破,除非你足够优秀,没有老总会像智慧老人一样引导你走向人生巅峰,所以佩服只停留在佩服。改革开放那一代企业家是无法复刻的一代,那个年代还保有的名校信息差和机会差带来了人生的巨大转折,使穷苦出身的俞敏洪可以和大院子弟王中军坐在一起聊人生谈困惑,这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依然勇立潮头的一群人,也是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一群人,他们追逐的已经不是财富,而是镌刻在时光里,这是多么自负的追逐,却也是自我和解的途径。年老疾病,我们都想找一个优雅的方式退出人生舞台,钱只是让选择变得丰富了。
有点圆桌派的感觉了
成功失败的背后,是几个亿的数字,更是时间堆砌起来的艰辛;
个人爆论:从制作的角度看,这个节目其实拍的不如程前的那类短视频商业访问。
8个嘉宾,可以分三组:最期待的冯仑和王中军,表现最普通,可能之前已经有所了解;李宁、王小川之前有所耳闻但不了解,有惊喜;最喜欢的是王传福、刘永好、张文中和陈东升四位,通透、平和、自信、乐观,天命之年依然精力充足改造社会,期待第二季。
俞敏洪朴实的气质很适合做主持人,其他大佬反而比较装!
王传福的做事风格就是强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