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电影仍然是是生意经。故事还是情节剧,但是在情节上还是逻辑漏洞多,部分甚至牵强离奇。片中雷声的音效较好,契合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整体镜头运动已经很成熟。开头段落的歌舞mv,剪辑自然流畅,视觉造型多样,声画关系和谐。韩兰根,殷秀岑的出场的喜剧效果强。
非常有意思,1932年的野草闲花那会儿还讲富家公子和农家女的爱情故事,十年后,农家女成了破坏富家公子小姐爱情的黑天鹅,为何会有这种转向?以及,我真是有点想不通,1942年难道还是这种时代风貌吗?还是说是一个虚置的时空,它的伦理观生活等难道不会显得十分过时而不为1942年的城市观众所理解吗?
从早期电影中看女性形象的转变。早期影人一步步教你如何谈恋爱、如何让勾搭小哥儿、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绿茶婊。现在的市场上大卖的则满是女汉子获得爱情的剧情。
龚秋霞阿姨真爱四处撒狗血啊!
2012.12.25,观摩课。
如此明清小说,以及,梦中人真好听。
盘盘道,女主角根本没任何错,追求爱情的心思夺好哇,就是被想要卖女图财的那俩亲戚给坑进去了。愧疚不行,愧疚是个铁道德枷锁,咱谁也别愧疚hhh
闭眼听电影
开头的歌舞段落颇有「巴黎屋檐下」的风格,远离都市的乡村既保留了秀美的风光同样也遗留下根深蒂固的封建与迷信思想,薇姑大胆的表达爱恋以及为了爱恋不惜用以阴谋,这种个人利益的考量代表了激进的现代意识。
.
5.5/看到这个片名就觉大事不妙,最后果不其然……(and中医害人不浅我已经说倦了
85人放映厅2012.12.25.1:15pm约102分钟,聊斋式传奇,没落书香门第的薇姑(乡间女子、卖花为生、倾慕公子才华)是典型的狐仙形象,最后雷雨天而亡也极似应劫。破坏姻缘的第三者以死救赎,看似传统伦理故事框架,却以活泼灵动和被人纪念的薇姑为主角(罪责由舅父担),她的爱洞穿了礼法与简单道德。
跟着唱“蔷薇蔷薇处处开”~(后来又睡过去了醒来薇姑死了,室友后来和我说是被雷劈的?!
薇姑真的茶香四溢!
片中主题曲和几首插曲均陈歌辛所作,龚秋霞演唱。中途几首音乐旋律采用了《天鹅湖》选段。传统观念较深的三角感情关系戏,乡村花圃女主人薇姑对于城市知识青年子瑜的爱情向往,迫使她在得知对方已有未婚妻的情况下做出了暗含私心之举,后半段讲的是救赎的主题。民国时期老电影在婚姻论题上面惯用的矛盾冲突就是传统观念的压迫。而片中原本唯一最生动的角色薇姑最后也难免成为备受内心道德谴责的对象,走向悲剧性结局。结尾重唱主题曲,“蔷薇蔷薇处处开,春天是一个美的新娘,满地蔷薇是她的嫁妆,只要是谁有少年的心,就配做她的情郎”,这段变奏太伤感了。
馆内观摩,和《两代女性》一起看的,最后只记住了那不合适的男主。
这男的拎不清呢
李红很美
优酷
花精多情聊斋故事让龚秋霞的mv段落有了一些存在感,迪斯尼动画片式乡间大合唱是桃花源与人世的差异设计,最后也是成全凡人恩爱。天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