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喜欢不说话的,下字幕都省了。
斯坦尼康,行走成为电影的核心。导演遗作。虽无声,但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细思极恐的暴力。“对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麻烦就好像我们起居室里的大象。”
这应该是一部120帧电影。
大道至简,克拉克对“北爱问题”的思考与反诘,18起谋杀大多根据贝尔法斯特警方报告改编,然而极致抽象化的处理,没有缘由、没有动机、将暴力不加解释的纯粹展示,使得其具有了超越原命题的普适性:斯坦尼康跟拍下稳健中略带不安,静谧中杀人,暴力即日常,意义何在。
这些杀手真太冷。
除了射击时的特写镜头有些多余外,我在阿兰·克拉克的[大象]里找不出一丁点我不喜欢的地方。他毫不sentimental的行走镜头和冷峻的暴力在一起产生了惊悚的效果,让人不知道谁是杀手谁是受害者。暴力发生的是如此随机,我们看到某些人几乎是在走向自己的死亡。这样冰冷的暴力罗列却达到了反暴力的结果。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影厂的空包弹快过期了...清仓处理...
行走时的运动镜头与杀人后的静止凝视镜头对比,动静相得益彰,氛围阴冷,酷极了,死亡的真实与生存的虚无;印象最深的是踢足球那段,事先宣扬的谋杀案。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加害者。【不是所有人看了这片就能像格斯范桑特一样又拍出另一部《大象》的,范老爷子把这片的精髓全学到了。
暴力与死亡被平庸丑陋真实的堆积在一起。一个斯坦尼康,一把手枪,若干生命的消逝的过程,力量在无尽的静谧中。
vansant“偷”的也太多了吧。
澡堂,便利店,车间,市郊球场,豪宅,栈道,贫民公寓……建筑景深,社区结构,数十组不同人物场景因由未知的冷酷枪杀行刺碎片,拼凑成了这片北爱尔兰地理图志,厉害
除姜文之外,格斯范桑特拿到金棕櫚時最應該感謝的人。
毫无疑问,GVS对它有所借鉴,并借助数码摄影将这种类似POV的跟拍延展到极端的形式,但是,克拉克的这部短片更类似戈达尔等法国新浪潮同行,它肯定了动作,但对动机持否定态度,各个被杀之人的联系暧昧而松散,或者说它建立在对英式传统侦探推理类型的反讽之上。对反乌托邦式的城市建筑空间的解构
震了。简单和复杂的比例调配的极好。
固定远景开场,定点旋转镜头衔接,跟拍镜头浸入,手枪特写展现,死亡尸体被迫中景凝视,此种剪接组合方式,在层层叠叠的谋杀事件的结合中,向外的使观影者的情绪从感官震惊-死亡麻木-生命思索渐次推进。在事件内部,静止凝视到稳定运动,再突然的由枪声为节点切入特写,再转而中景固定,使氛围,爆发与消逝衔接的无比精巧。没有本片也就没有格斯·范·桑特的那座金棕榈,重复事件的叠加震撼也转化为了那部片子的多线叙事搭建的世界展现,没有消失的是斯坦尼康带来的那种涌动中的宏大。自76年《洛奇》中史泰龙的台阶登顶斯坦尼康初次运用,到80年的《闪灵》中的人物所处环境展现,再到本片中的斯坦尼康塑造的上帝视角,斯坦尼康不光改进的电影技法,还制造了另外的电影浸入方式。
"SHIT!"
桑特的大象跟克拉克的大象在长镜头、调度、跟拍等拍摄手法上比,简直相形见绌。克拉克的跟拍后背长镜头加上360度摇镜流畅自然地交代场景,不切换的画面、长时间的后背跟拍镜头真是让我享受啊!内容上较一般,只表现普通的枪杀场景,无故事无交代,算是实验电影吧。看过《杀人短片》后尼玛这都不算啥
大远景-跟拍行走-空旷冷冽的空间-目标/凶手出现-枪杀或被枪杀-凝视死者的静止镜头。之后是下次谋杀,循环往复。悬疑性在于最初跟拍的对象究竟接下来会是凶手还是被害者。除了03年的大象外,应该很多影片都借鉴了拍摄方法。我最先想到的是无间道2开头跟拍陈冠希去执行杀倪任务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