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男主更多是女主东亚identity的symbol,女主移民两次,不可能抛下一切回到故土,都为了绿卡提早结婚了诶,但本源文化又一直在那里,真遇到也会舒适。男主真的好东亚啊,咱东亚人地铁上手可以精确到0.001毫米不碰到一起,临行可以深情对望108分钟,初恋可以记着20多年,苦笑着说加班不给钱,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我精神很强大,东亚人有点苦
电影前半部分会让人觉得有些俗套,直到女主12年前和男主恢复联系,却深知二人都不会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生活时,在分手的视频里说了那句,“我移民两次来到纽约,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去想着如何坐上回首尔的航班。”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又过了十二年,她既没有像12岁的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拿到诺贝尔奖,也没有实现24岁时许下的拿普利策奖的壮志,她嫁了个美国作家,甚至为了绿卡提前结婚。命运终究让我们成为了极普通的人,在多年后意识到这一点后,会不会为曾经没有在一起过而可惜呢?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我爱你就是爱那个会奋不顾身离开的你,那个雄心壮志的你。错过的岁月并不可追,也没有未来可以期待,所以24年后和你重逢在异国,会忍不住和你畅想一下我们前世的缘分和纠缠。拍的很真挚,太共情那份固执和坚决,看到流泪。
新一代移民创作者的态度是,我眷恋过去,但我绝不回头。久别重逢不是爱情的开始,而是要刻意避开所有文化碰撞,才能维护的脆弱美好回忆。同时新一代创作者们不再执着于国别认同,不再以故国作为坐标原点,而更加确定和深入探索自己这一群体的存在。现在(丈夫)并非不可替代的选择,过去(青梅竹马)也不是难以承受的永恒割舍,惋惜难过,也只不过是一场哭而已。
符合预期的A24小布尔乔亚电影,前三分之二都挺无聊,但最终确实成功抵达了某些具体的隐痛。我看HaeSung并不是个具体的人,而是象征故土的引诱:在移民的历程里,故土犹如童年的爱人在寂寞时给予陪伴、反复召唤你的回归、描绘与他可以随时重建某种更亲密关系的可能、暗示你们的联系才是更本真更深刻的;因此,移民在一生中要周期性与故土诀别,并每次都为诀别所伤。观看途中我一直在想四年级时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小学挚友,我们用msn和邮件又保持联系了四五年,直到有一天她再也没有回复,许是再未打开过那个邮箱。后来我三番五次试图Google她,至今未果,可能她也像Nora般换了我不知道的名字。今年是我们失联的第十三年,有时我还会梦到在纽约街头与她偶遇。我自己也是那个“离开的人”了,但生命中依旧有人比我更早离开。
错过才美丽不然就要变成82年的金智英了
男子二十年后远渡重洋给childhoodsweetheart带来一点小小的双开门震撼
我的最美黄男在哪里?我的绿卡老公又在哪里?
一则精致细腻的小品。奇怪的是,最打动我的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移民问题。女主在青梅竹马和丈夫的谈话中反复遇到这个问题:如今的生活是自己当初舍弃一切梦想追求的生活吗?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自己也不去追求那些伟大的目标了?在酒吧里,HaeSung跟Nora说,你离开韩国是对的,韩国太小了,装不下你的梦想;那一瞬间我似乎想替Nora回答:美国太大了,我的梦想在这里好像什么也不算。
大部分的东亚人都喜欢做“不戳破这层关系”,“不踏出第一步”的那个人,影片到最后其实都没有一个closure。看着女主一边往回走一边哭的情景,从隐忍到放声大哭,那种不舍,不甘,遗憾,大概只有东亚人才能感同身受。
如果不是影片最后一刻,她送走了HaeSung然后独自走回家门口,步伐逐渐凌乱,身影越发孤独,直到最后抑制不住,趴在等在楼下的老公肩膀上说“I'msorry”并大哭,如果不是这一幕,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恐怕都已经被她的自洽和坚定基本说服。但这可能就是故事想说的,理智无法回应所有的遗憾,人总有其理智无法控制的情感需求。你无法回避它,但也无需回应它。Ifyouleavesomethingbehind,yougainsomethingtoo.
当纽约风光片看的,没想到等uber那里开始爆哭。这哪里是讲爱情的遗憾,完全不是。而是,12岁时你以为你会得诺贝尔奖,24岁时你以为会得普利策奖,但36岁时,不过是住在东村的小公寓里过普通生活,却有人专程前来提醒你儿时的闪闪发光,这不值得哭吗。以及海城长大后胸肌好大呀。
最后沉默的戏码真的戳到我了。我也非常非常喜欢女主老公这个角色,总能在正确的场合说正确的话,同时不畏惧vulnerability待人真诚respectful又有分寸感。片子整体有点慢热。有缘无分。看完和友人一直在讨论这些容易被lostintranslation的文化概念。这层窗户纸,作为东亚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多多少少能产生共情。最后大家在网上找了个词Mamihlapinatapai-"alookthatwithoutwordsissharedbytwopeoplewhowanttoinitiatesomething,butthatneitherwillstart.”Anexpressiveandmeaningfulsilence.
想想自己都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永远怀念的人,也真是有点遗憾啊
《爱在》三部曲遇见《晒后假日》。a24已经把这种人淡如菊怀旧淡淡哀愁的小清新电影套路摸透了
从我观影过程里不断在cue《普通人》就能意识到它本质上是comingofage的故事,而非单纯的爱情电影。和童年作别,和故乡作别,然后通过网络重遇,再学会放下。本身其实是一个比电影看起来痛苦的多的过程。优点就是导演的克制和轻巧,让故事的本身打动人,而非所谓的“煽情处理”。此外,移民元素并不觉得刻意或喧宾夺主,反而是从另一个不常见但一直被忽视的视角来解构“移民”。导演几乎剔除了所有传统的“成功学”移民叙事元素(只保留了诺贝尔普利策和托尼),完全通过女主的成长故事来重构移民本身,算是一大亮点。遗憾是除了很多不能免于俗套的情节设计之外,导演的调度也缺少个人风格,丢失了一些影像魅力。最后就是故事容量较小,层次比较扁平,外延过于狭窄,可解读性和反复观赏的价值不高。(普通人大银幕当电影连放我会爆星)
老公要坐一邊看倆人聊騷還要買單,好慘
比起海城,我感觉Arthur为了听懂Nora的梦而去学韩语这一点更打动我…
文化层面上很有趣的一点是,美国老公觉得韩裔美国人妻子和韩国男人更贴近,韩国发小觉得儿时喜欢的女孩移民后和美国老公更贴近,但其实三类人之间有一层纱,不能永远理解彼此,但最感动的是即便有一层纱,但爱还是爱,并且会祝福所爱之人。另外一个就是大概人人都会有的发小,小时候喜欢的那个12岁的彼此已经不在了,但爱是真的。
胜在真实情感,在柏林主竞赛里完全是一股清流。以及看emotionallyavailable的成年人谈恋爱真的动人。
还蛮信手拈来的。感觉最大的文化冲击事件竟然是身强体健、精神强大的韩国人的男子气概已经威慑到美国文艺白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