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被锯断,但儿子跟老爹是没法中断掉血缘关系的,至少在性格上,儿子表现得就像他老子。结尾,居然是有几分伤感。杀完猪,毛挂了,这是时代的象征隐喻吗?!
的确是井喷式的诙谐和脑力,老唐头简直是天生的叙事大师嘛.每个段子都充满亮点.夹着东北粗口的文艺腔,真是带劲啊!有意思的老唐家,有意思的口述历史.记录者的互动和配乐也恰到好处.非常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单干的导演是勇士,底层的世界也是诗。PS:唐小雁有着东北人典型的大方和幽默,她在台上领奖时说:“要是没有我们这些人,纪录片导演都拍啥啊?他们不都得喝西北风?”台下认识不认识她的观众都鼓掌笑起来。
顺着唐小雁追到的一部片子。唐希信是个极度革命浪漫主义的人,可惜他所托付的制度抛弃了他,他变成了一个被流放的人。也许正如他三儿子说的,这个人聪明、自负、控制欲强,他本不该在这个小村子里度过一生。老伴、儿女、挚友,当他们一个个远离,走向死亡,正是个逐渐走向孤独的过程。
在中国,纪录片比电影好看多了。
不如《麦收》特别是《算命》生猛,但唐希信这个人物太生动了,唐小雁这个人物也更丰富了
比电影还精彩的人生,比影帝还自然的老头。
唐希信一家简录。芸芸众生,从来权贵视若草芥,大伙倒是顽强地活着,都想混个人样,却始终逃不过狗命。我特佩服老唐家的粗鄙、随性、赖活,这种特糙的活法,一家人窝里斗的争执,儿子咒爹死,还有老文革的秉性,嘿嘿老唐家简直就是故事会。“GCD没回扣怎么能成GCD”,北京第一看守所大约可见一斑。8.5
东北村庄,唐小雁她家,“游民三部曲”之三。真实的民间,家庭的面貌,口述的历史,呈现的是大众缩影还是在边缘之间,难下判断。另外,我发现镜头下他们的语言都特别丰富,这和地缘性有关,毕竟一方水土一方人,方言习惯下使用的句式、选择的词语、本地的“土话”,形容事情,描述状况用的语言都和我自己所习惯的南方式讲话有很大不同,这特别有意思,因为一个人运用语言的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并形成他的思维方式。在听他们跑火车的时候,在那些齐落的荤段子之间,在他们的嬉笑怒骂背后,你能听出底层民众的智慧与无奈以及生存的乐观与悲伤,而这些言语的侧面,其实也就是整个中国的侧面啊。
想念的老同学贵清你好阖家都好孩子们都好我唐希信现在是十二分想念你们做梦也是非常想你兄嫂在二零零八年已离开这个世界了我…我一个人生活很好我老了你也会老的都叫孩子们把咱们逼老的亲爱的王贵清我通知你们一个最好的消息我打算二零一零年过春节后我小女儿开车去你处看看半界河双马架老坟地春节后去时先通话不知你家有无电话希信敬谢
掘老头子很会讲故事,中国家庭无论阶层,大体都挺相似的,比较有共鸣的记录片
争议之处不老少,但说差那真是嫉妒。
客观的说,这一部和麦收,算命无法匹敌。无论是素材的量上以及后期的剪辑。算命可匹敌周浩,麦收不让杜海滨,老唐头的东北土著的表现欲只让我想到杨笠娜我的邻居说鬼子。一场找鸡的戏拍得很刻意,一场关于撸管的风波则让人震撼。亲子关系走到某一种地步,是很多个中国家庭必然的结果,宗族家庭的崩塌,核心小家庭的建立,是父权的权威,还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是一种选择。老唐头和老闺女更像是后者,而与儿子更像是前者,以经济供养而建立的父权顷刻间崩塌于无形,连死后是否下葬都成了一种美好的希望。会撒娇的孩子可能不懂事,但那恰恰是爱的所在啊。
选中一个带劲的人物,并不代表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在这电影里,我看到导演的轻浮与失准
好死不如赖活着
比算命好看很多,進步一大截,可惜不能公映.
《算命》里唐彩凤这个人物的番外篇,原来个性浓烈是遗传自父亲老唐头,后者带有很强的表演欲,你甚至有些分不清他话的真伪程度,比如父亲遭遇诈尸就很乡村怪谈了,但从他绘声绘色的回忆里还是有很多信息量,对大炼钢铁的不满,不是很情愿的介绍婚姻,日本人吃完饭后井然有序的放饭盒等等,在现实里和儿女们戏剧化的口角,结尾一曲《偿还》道尽了说不完的情感债。
预告片更好看吧,电影完成品失去了那种扣人心弦的魔力。照片呈现的方式之前吴文光的《治疗》算是用过了,不过没有徐童这样作为一种结构使用,当然《堤》是老早就用了。有人说徐童已经达到一个点了,他的纪录片需要转型,我觉得他最好的转型方法就是去拍剧情片,而且我觉得他可能也有志向在其间。
老头子有意思,说不喜欢一个女人,用词是“她不是我心上开花的人女人。”最后这个女人成了媳妇儿死前求口烟抽。太东北了,跟儿子吵架时候说得每句话我都有共鸣。还有老头脱裤子给人看自己的鸡吧证明没撸管,哈哈哈哈哈哈,老头太有意思了。
喜欢听老唐头聊天。喜欢“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