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军红旗歌舞团在中国(1953)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王永安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1952年11月2日,以鲍里斯-亚历山大罗夫为首的苏军红旗歌舞团(亦名为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应中苏友好协会的邀请,来到了中国,参加“中苏友好月”活动。先后在北京、沈阳、哈尔滨、上海、杭州和广州等地演出和参观。...

-
- 主演:
- 类型:
- 纪录,传记,家庭,儿童
- 地区:
- 美国
- 评分:
- 6.7
- 简介:
- 美国5岁男童迈尔斯·斯科特,在1岁半时被诊断出患上白血病。他决定像他最爱的超级英雄“蝙蝠侠”对抗坏人一样,勇敢面对病魔。知道了这件事的人们决定帮他圆梦:2013年11月15日,在旧金山全城的帮助下,他...
- 评论:
- 同名小说改编的六集网剧,导演在运用视听手段再现时代、生活场景上具有执着地努力与才华,宛似在屏幕上画了一幅六个小时的八九十年代“下岗潮”席卷下的东北城镇的“清明上河图”;质感、氛围、细节充沛,长镜头、移动摄影、素人演员等均显示了光彩。只是剧情电影或剧集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是门综合艺术,导演手中的剧作、表演、视听、组接等手段缺一不可。而剧作上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在剧情片中不可或缺,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编导对原作提供的故事及人物不仅没有继承发展好,还特意抹淡到了讲不清楚的地步,许多修改和删节也过于随意,致使剧集叙事薄弱,主题丧失。原小说里的摩西救赎内容被去掉了,英文剧名干脆改为“为什么试图现在改变我?”,这也无助于立意的阐释。总之,综合艺术不可“瘸腿行走”,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注意的话题。
- 自我陶醉的奇葩构图 自我崇拜的表演艺术 自我认为的怀旧美学 自我欣赏的叙事节奏 脏了小说 脏了演员 脏了观众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