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一次回魂集大成和超越诸多情节设计极富深意父是典型的受害者转变为施害者形象儿子反叛于父权却杀不死对父亲和乡土的归属感不过如果没有父亲传授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压抑出的对知识和语言缺失的恐惧他大概也不会成为语言学家圣橡树的声音使他恍然若失就像福柯的那个语言噩梦
塔维亚尼兄弟可能是意大利电影黄金时期之后我最爱的意大利导演了。这部电影本质上是重返新现实主义时期的,与同期的奥尔米殊途同归。塔维亚尼兄弟非常强调语言的作用,神圣力量的降临瞬间,幻象与现实的此消彼长,本片在收音机放出音乐那刻,就宛如神迹的降临,语言产生了对话,对话不再受制于权力。从远山的呼唤到音乐的回荡,甚至直到浴室背词汇那里,语言始终是不通融的,因此产生了两个世界。而收音机之后,两个世界交融了,观众可以不再往返一三人称视角,而是以上帝的姿态,成为电影的主人,凝视着前后摇摆的身躯。
画外音极为感性,乡村中的心理感觉流,父子对话通过身体的极端教育传达,孩童自慰呼吸的背景声与画面中父亲的做爱声同步十分梦幻,性爱觉醒是本能的觉醒,音乐则带来了精神觉醒,心理学有个词,“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即年幼时缺少的东西成年后会为之奋斗一生,在这里对极端父权的反抗成了孩子的夙愿。
佳维诺受到的捆绑不仅来自于父权,更来自于贫穷和愚昧,在此基础上听觉成为这个电影情节推进的表现母题,童年时佳维诺的听觉被风声水声马蹄声以及父亲的命令所占据,直到放牧时听到手风琴,这是其意识觉醒的开端,在军队里制作的收音机播放成功则象征听觉的彻底解放,并且被用作归乡后反抗父权的载体。
生命艰难的剥离与挣脱,一颗种子觉醒与成长的史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委婉的美化,真相是这样的人家里孩子从一生下来就被家长计算成自家生产力的一部分,不是父亲的儿子,而是主人的所有物。这部赶脚接近伊拉六十年代的作风,去感情化的白描,实地取景,素人式表演,但经常有音画超现实的错位,比如弥散的各人内心独白,不是画面中乐器奏得出的更多的音乐,突然激动的大音量演唱,儿子的觉醒源于路过琴师弹奏的手风琴之歌,非常动人。马尔科尼大概是天然小卷毛吧这个发型有点蠢蠢的不过演乡巴佬可以。ps看修复版介绍这个原片是16mm摄影啊怎么噶节约。
up乜啊
仰天长尿出门去,我辈岂是牧羊人
反抗父权之路,小时候在山村的场景拍得都很生猛,去小学强行带走儿子顺便威胁其他同学明天走的就是你;儿子怕蛇,父亲抓到蛇后用蛇抽打儿子;羊在羊奶里里拉屎,儿子挨完打又去教训羊;性觉醒伴随着干驴。参军开始学习后,那一句“如果这个成功了,我发誓我会一直学到大学,甚至拉丁和希腊语”,收音机播放出音乐时很难不为他高兴。最后的场景也很准确,和父亲打完架到床底拿行李箱离开时,把头靠在父亲腿上,父亲本要摸头的手又变为肘击。这条路上的隐忍、犹疑、藕断丝连、牵扯不清都很好地传达出来,回到山村后相同场景的不同心境也动人。只想说被困住时你一定要汲取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成为你的勇气,于主人公是语言和音乐,它也可以是任何别的什么,以此为支点人的力量会趋近于无限
三星半。这部戏的风格有些尴尬,算不得现实主义,但魔幻得又不彻底。
父与子的战争是西方人最爱的故事,本片交给美国人就会变成不值一提的好莱坞垃圾,但交给Taviani兄弟就变成堪称凶猛的佳作:毫无弗洛伊德式的长吁短叹,根本就是把一个乡村从撒丁岛挖下来甩上屏幕。粗俗的家庭、野蛮的生活,自然的存在、必要的讲述。而且大刀阔斧中又有别样的诗意,比如父亲抱着儿子好似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图,比如黑暗中橡树的声音在主人公的人生各处回响…看似原生态,其实对画面和声音的运用已到奇诡的地步,这两位导演是生于土地望向天空的诗人。演父亲的Antonutti也好绝,让观众在情感的极端上跳跃,而他的表达却忠于现实,毫无虚伪和夸张。P.S.回顾展的负责人说,“有时我们放映后半年会听到坏消息,没想到这回转天就听到了坏消息”。RIPPaolo,兄弟俩天堂继续拍电影吧。
太恐怖了…是我目前观影里最恐怖的一部电影(不敢回想不能回想,会折磨个十天半个月(最恐怖的是改编自真实经历,还让原作者在镜头前讲述…这译名很容易误导人,主不是指天主而且指主人(虽说涉及了丢丢宗教元素),所以我所期待用宗教力量反抗父权的情节完全是无稽之谈。从头到尾每一秒都无比现实、残酷、窒息、委屈、束手无措,用山窝窝里的牧羊群体反映了一代人生存环境的恶劣,被父权压制,被家人嘲笑,被社会唾弃,个人都不属于自己,只是xx的奴隶。这影片让我感到恐怖的一段:父亲看到孩子因为怕蛇而退缩,在其面前展示人自以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将蛇杀死后用蛇身鞭打自己的孩子(这个画面对我来说冲击力过于震撼…PS:在塔维亚尼兄弟的坑边跃跃欲试🙊
教育与边地学术与劳作表面上与父亲的暴虐高压与撒丁农牧生活之枯燥相对立的意大利语教育最后究竟如何回返到父亲头上?传记作者的前后框架所塑造的似乎是对边地教育的再思考。片子几乎完全以语音/声音中心结构起来孩童时期被打的哭喊、青春期叛逆的自慰喘息、成年后对音乐的痴迷、离家参军后对意大利语和希腊拉丁语的学习、直到框架中成名后接受的采访。导演并没有用旁白直接复制传记的语音而是通过记忆的声音重构表达了撒丁岛生活的压抑全片至少七次被父亲毒打却多次在声音上发生畸变混杂入近乎羊叫的咏叹,施特劳斯与莫扎特通过非故事音入侵直到在物件上肉身化为故事音的方式成为男主将外部的对抗力量引入自己现实的方式正如教育的入侵性一般大于父亲的音乐与国语语音最终突破了撒丁的传统父权家庭束缚。题目是背诵词汇时语音练习一例
原来《同义词》的根在这。年轻的NanniMoretti客串了一个启蒙者。
开头结尾,羊奶里的粪,移民官那里画的十字。
DiIlPertini+FestivaldiCannes1977+AbramoeGavinoLedda+IntervistaaPaoloeVittorioTaviani学习就应该拿出Gavino的尽头,拉丁语希腊语绝对是可以被攻克的。从军时因为不识字被要求画个“Croce”(这里指×),结果他真画了个十字上去。ps.录音机和片尾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听得我热泪盈眶
8.0影片的结尾重复了开头,但指涉对象已经完全变成了观众,即现实,这种语境的变化与反差让人既感到奇妙又不寒而栗。
1.反抗,整部电影都在反抗,看着也累;2.导演信奉着“艺术充实生活,教育改变人生,意志主宰命运”;3.父权的绝对威严,残喘着忍受堕落;4.压迫就像撒丁岛的方言,粗糙闭塞;5.声效摧残听觉,感觉自身也在反抗;6.伤口、怯懦、逃避;7.首尾呼应,引出原著作者表明真实性;8.意大利人的大陆依恋。
一棍一刀,一枪一驴,手风琴,收音机,悠悠扬扬,带上情殇,离开故里。
这是个多么中国的故事,连首尾呼应升华主题的方法都像是从我国小学作文课上学的。(可是,佳维诺,你究竟对那只羊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