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worsethanchantingcommunisminthestreets?Singingit.
7。一群激进学生在大街上对专制政府(应该指44-45年的极右政权)表示着不满。依然是标志性杨索长镜。
羊叟赶羊长镜头,群羊攒走广场舞。一边刷网页一边看,看过留脚印
民选的政权也会走向极端,暴力的车轮碾起来就一定会伤及无辜。农民专政起来比警察还暴力。阶级对立的大环境中容不下感性,集体主义的大旗一旦挥起,个体就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组织敏感得不容侵犯,退群是不允许的你只能被开除。历史由统治者焚烧和重新书写。杨索的《闪耀之风》是一部对乔治.奥威尔的《1984》、《动物农场》有着极佳诠释的作品。一群人对另一群人公开的、随意的暴力,杨索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演化成这种暴力的斗争与对话过程。《闪耀之风》形式上与《我的归乡路》比较接近,场面调度和长镜头首先服务于清晰的叙事,是比较好理解的作品。在《闪耀之风》中已经能看到《红色赞美诗》、《伊莱克特拉,我的爱》的影子,后两部包含浓厚隐喻的叙事形式大约即发轫于此。PS:杨索对脱光衣服跳进河里以及来来回回的脚步声真是迷之喜欢,为何?
1968年,世界革命小将们共享行动理念和模式。他们张开双臂,一是连接彼此,构成集体,二是驱逐异类,区分敌我。红衫团支部书记因为温和妥协而被罢免,短发女生掀起了激进革命。他们封锁神学院,欺凌神学生,焚烧书籍,他们高唱革命歌曲,坚信资本家有个阴谋,转身就和警察沆瀣一气。杨索的倾向就和这些学生们的革命主张一样复杂而矛盾。载歌载舞,永动机一样的年轻人美好而暴力,那年的匈牙利年轻人没有成为嬉皮士,无法拥有自己的姓名。
政治音乐剧。共30个镜头。学运题材(红卫兵-大字报-马克思主义-破四旧-反动学术权威-不同派系-中央文革小组应有尽有)。故事叙事集中在一个白天,比起此后愈发充斥隐晦符号的[红色赞美诗]等作品,长镜头运动不够流畅,调度也比较单调(尽管如此已然充满了丰富的景别变化),尚存在视线剪辑和连续性剪辑
百度上说的只有七个镜头居然说错了,不过长镜头的运作还是相当强的,六七十年代派出这样的片子很不容易了,题材还是政治方面的,好多歌和舞蹈啊,总体还不错。
坐等花神,匠神,虫虫神的影评
这种片是当年的最爱,现在来看怎么拍得那么无聊?
纯粹TM有病,就烦这种装疯卖傻的。
圆形舞,长镜头,青年的热血永远燃不尽。
文化大革命。类似红色赞美诗
一种囿于形式的美学和力量只能将荒诞现实及政治狂热稀释(或提纯?)。这会使一部分人觉得心动,却又让另一部分人感到寡味。3+
#匈牙利新电影#杨秋彼时对形式感的迷恋还未使其陷入危险的境地中,芭蕾舞般高难度的摄影机运动与调度几乎集结了剧中人物所有张力,气势如虹,捭阖纵横,也顺时暗喻了错综复杂的ZZ力量的角力:Revolution理想主义、激进主义与基督教徒以及国家机器的代表——警察——的介入。在杨秋眼中,纯粹的正义与“利他”不可能存在于世间,因此对权力场域的产生及背后的运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凡一位熟悉杨秋的观者便会将此作与先前的《红与白》、《冬天的风》、《无望的人们》甚至《我的归乡路》等作品中的二元对立作出对位的动作,但《闪》中杨秋不再制造纯粹的二元对立关系,尽管个体叙事一旦发生,就会遭到以大远景为背景下发生的歌舞活动中止,而在其早期的作品序列中,歌舞活动通常被调换为战争。2022.9.17
看杨索必备之一是数镜头...
风萧萧兮风吹寒,尚思为国广场舞。
30个镜头......其中有一个最短的特写简直成了异类。相对于政治宣言和集体歌舞来说,他们内部的权力更迭更有意思,其实,年轻人放诸于政治背景之下,一切都和过家家玩游戏一样......
红卫兵来了。
天才啊……激昂情绪使我很感动
杨索的移动长镜头瘾真的很大啊,看过他6,7部电影,还是没有感觉能突破红军白军,无望的人们,回乡路那几部。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二战结束后不久共产主义者接管权力期间学生“革命”的故事。因为是69年的电影,结果碟上的说明说这是一部关于匈牙利嬉皮士的故事,我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