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喝大了,逼着一桌人相信这是我40年前拍的……
“一个不爱自己,不爱任何人的人,怎么能指望别人爱你。”★★★★
挥霍的天赋,垮掉的一代,孤单的灵魂;基调甚好,只是琐碎零散了点。
对垮掉的一代没有太多的通感,倒是比较懂男主的窘境,出身音乐世界的他看不惯所谓上层社会的虚伪,又忍受不了低俗女友的聒噪,他离那个满腹牢骚的搭车女只有一步之遥,最终只能不停地逃避,逃得远远地……
想想这样一部作品放到当代好莱坞会变成什么样子:主角必定会惹上麻烦,得到发挥才华的机会与伯乐的帮助,在一番心理斗争后顺应自己的天赋,或回到相貌平平的女友身旁(没错,说的就是《心灵捕手》);然而这都没有发生.拉菲尔森好像和主人公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多处无必要的剪辑中可以看出他的犹疑――于是愤怒且疲乏的人物只得不停地从所在处逃逸,来到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P.S.一大问题是尼科尔森显然长得不像音乐家(特别是与两位女主演相比)……另有一小细节:兄弟二人的中间名字是Eroica和Fidelio,明白地指向贝多芬.
这种迷茫、愤怒、选择逃避的状态,让人唏嘘却感同身受...
游牧般晃荡的无所事事,却又在大堵车的琴声中吐露出一丝雅致,但真相很快也就揭晓了,这不仅仅是一个试图逃离的人的故事,也是新旧好莱坞在互相遥望,也让影片自然地滑入回瑟克的领地。
对这类故事无抵抗力。厌倦了资产阶级的无聊虚伪又无法融入琐屑平庸的工人阶级,夹层状态中渐渐失去归属与身份,只有在不断的逃避中才能获得片刻喘息。路途中蕾丝搭车客直视镜头痛斥消费主义,信仰阿拉斯加的净土,与前些年大量背离北上广涌入大理的文青如出一辙,故事总在反复。最后的嬉皮年代逝去后大量涌现此类描绘虚无探求、荒谬人生的电影,几乎是整个西方影坛的现象,但总为男性主导,这类故事我还蛮希望有性转版本的。从《过客》看到这部,三四十岁的尼科尔森几乎是为这类迷茫的追寻者角色而生的,七十年代确是属于尼科尔森的年代。
看的时候平平无奇,看完之后稍有余味,说的可能就是这类电影吧。描绘着普通人的生活,而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如此琐碎、平庸,令人烦躁,令人失望。离开,在路上,远离熟识的人,呼吸正常。
8.7/10。公路片:曾是上流音乐世家的古典音乐钢琴家、现是蓝领的男主在艰苦的工人阶级生活和虚伪的资产阶级生活间反复横跳的故事,“回家看望父亲”是故事的线索。电影摄影(色彩/光影/构图)精美、配乐舒适、其他各影像元素也很精准,床上接吻—保龄球射出的杂耍蒙太奇转场很有趣。
3.5。关于垮掉的一代,与前一年上映的《逍遥骑士》同质,不乏独立气息。喜欢的两个段落:床上接吻随之镜头切到保龄球射出,直指性隐喻;堵车,跑到别人卡车上弹钢琴。
罗伯·拉菲尔森导演,关于垮掉的一代。美国电影新浪潮,公路电影。CC给6,70年代的这批电影的封面造型都好统一。
RoadmoviecultemarquéparlamentalitéamericanwayoflifedesSeventies.Onsuitleparcoursd’uneâmeconsuméeparsadoubleidentitéinconciliabledontlafuiteperpétuelledansunmonded’unevacuitéabyssales’avèrevainementillusoire.
算逍遥骑士的姊妹篇吧前者形更散五支歌从剧情捏合度上更完整特别是结尾相当发力BEAT一代的精髓只有一直在路上
要是你还能说话,那就不可能有谈话了。lifeissuchabullshitwhichjustletyoudownanddownanddown.
此类影片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演员的气质,而尼克尔森也确实适合这类的反英雄的形象。只是这种层面的拒绝与逃避完全无法与飞越疯人院中对体制的反抗相类比,想必这也是嬉皮士运动失败的一个主观原因。
“我居无定所一事无成,我并不是在这狗屁的生活里追寻什么,而是在逃避,免得事情越变越糟糕,希望每一次新的开始带来好兆头。你懂我的意思吗?”
漫无目的地寻找,没有终点的路途,颓废文艺青年浪荡记。影像质感有魅力,声音很舒服,喜欢七十年代美国片的色彩和造型。
迷恋与迷惘,礼教与放荡,自我放逐的心性,反社会或者漫无目的的寻求社会依存。存在主义与垮掉的一代,一部精神意义上的公路电影。P.s:杰克·尼科尔森的演技相当不凡。
Five.Easy.Pieces.1970.BD.MiniSD-T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