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写入历史
就算不看也值得为导演力荐他的作品。
导演拿细节侧面表现不同人的状态,但生活的大环境是战争。婚礼,游戏和战争都在一个世界里。很真实的细节感觉。最后画面是美好的风景和野兔。但是战争就在这里或者可能将在这里。导演真的很喜欢细节。
今天只有残留的驱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里抱紧自由!
"Animalsinthecity’szoonervouslyrunaroundintheircages,suggestingthevulnerabilityofthecity’spopulation.Inanothershot,theruinsofaplastercastofaGreekstatuesymbolizetheprecariousnessofthisparticularminority."-MoritzPfeifer,EEFB
看到微博上导演去世的消息后被朋友推荐的。对于当下没有亲历俄乌战争的我们,难以体会和想象他们正遭受的各种苦难。在战争中人民依然在努力的生活着。
各种马里乌波尔的观察点,片子前半段让我一度睡着。很可能是因为记录镜头靠得太近,让我有点不大习惯。我挺佩服导演这种漫游式纪录片,感受到他的低调和用心的个性。
一切消失如梦幻泡影
借标马里乌波尔20日
7/10
暴力与温柔并存RIP
MantasKvedaravičius在他2015年第一部《Mariupolis》中对于当时的Azovstal钢铁厂安静到些许诗意的记录,亚速营的背景影响还不那么明显,很难联想到七年后重返拍摄就丧生于此。通过一个剧团为即将到来的9.May胜利日四次彩排的人员数目&说辞心态变化,与另一位想成为新闻记者的钓鱼女孩在爆炸跟访后参加婚礼的现实对比,扯开那些舆论宣传和政客煽动渲染的幕布。浅焦近景镜头突出角色不少局部特点,萧瑟的动物园,笼中困兽聊赖;修鞋的父亲说着古典雕塑都是兄弟姊妹,可这类推至艺术维度的物化实则逃避真实人权问题。当时Mantas也拍下了生活在马里乌波尔几十年的老兵和年轻占领军的对峙,彼时还没到剑拔弩张兵戎相见的地步……
放大
细腻而虔诚
为什么。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回答。
睡了半小时,写意浮世绘,结尾曲好听。HKIFF
是冲突前线的马里乌波尔,也是位于边缘地带的马里乌波尔。要不要庆祝胜利日,讲俄语还是乌克兰语,东正教圣像和勃列日涅夫像,无神论者和上帝的选民…战争隐藏在平静的生活背后,甜蜜的婚礼后,成为战地记者的女孩镜头里…只在片尾才露出可怖的真面目。纪念导演Kvedaravicius,不选边站,中立而且带着温情的镜头语言。
时空开始变得错乱
“哪里有音乐?哪里有坦克?”情绪激动让英文字幕快速飞过让人意会时如囫囵吞枣,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是疲倦的,大量的脸部特写是愤慨、是纠缠、是无奈,对峙在街头、生活在家中,这是历史的力量。也是曼塔斯给世界留下的一曲殇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