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北方亚逼还是南方亚逼,共同点总是因为自己无聊空虚自怜自哀,所以就都爱拍整活和抖机灵而已
“那股艺术的暖流,注入我一米九二的灵魂里”,凡尔赛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65/100与王我那部《没you电影的电影节》和郑阔的《暖冬》属同一题材电影,只是到2020年属于人的表达空间已经肉眼可见越来越小了,看片中酒店里隔壁那场婚礼的表演已经如此僵硬如此没有内容了。素材组织还是相对生涩,比如一些段落重复其实不太必要,可以相信观众的联想能力。评价电影其实也不必对行为艺术片段本身有过多评判,反而表演段落(尤其其中的女性艺术家)和人的意外情绪反应给电影带来了更多神秘气质,也可能是艺术节里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吐槽一下武汉废船的映后组织水平,andit’sfuckingrudetotalktothedirectorlikethat
#书本放映#消失的内蒙古青年电影周,营地被拆,热雪行为艺术却以精神的方式一直在继续,看似中断的结局,总有一批人在热情地撺掇。导演初中文化,干过很多底层工种,《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摄影师,《山间疾风》男主角。纪录片本身电影美学很一般,重在记录的意义,记录这些消失的节展,反映的独立艺术生态。
牛逼的不是拍下片子的人,而是被拍摄的主体,而这群主体全是碎片,一地鸡毛,没有合适的语境支撑。借艺术家的挑战完成自己想要挑战的表达,而不自觉地将这群艺术家捧成了话语强权。影片拍摄者没有思考与怀疑,把他们的只言片语奉为圭臬。何必呢
有关部门加入不加入都在帮助完成国内的艺术表达,这也是一种强烈的地域特色了3.5
6.5题材加1分群像丰富,中国式行为艺术家的碎片化展现
或许是今年看过最难熬的电影,影片聚焦于行为艺术以及行为艺术家们,但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他们的魅力,看完反而只有一个感觉:我恨艺术!完全就自嗨,却觉得自己是真我,太符合我对所谓艺术家的刻板印象了,脱光衣服走在雪地上,就是有温度的艺术就是完整的人了?恕我俗人一个,接受不能,也根本不觉得这是什么对抗强权,单纯觉得这很务虚,很他妈像一群油腻中年在酒桌吹牛逼。一星单独加给相关部门那段,虽然我非常不「艺术」地有点幸灾乐祸,但不得不说这就是这片唯一有价值的部分。
你可以指认这是电影,但绝不是好的那种。人群中自我表现的鲁莽,延伸不了多远;影片中出现的只言片语,零散乏味。没有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思考或感知。
@cathayplay顾桃:开水用英语怎么说张亚龙:nospeakEnglish
有些段落组织得还是挺刻意的,不够灵动。但艺术在强权下的生存状态难以不感慨。
之前在艺术小组看到过招募活动,没想到拍成纪录片了,期待顾桃“所以我不是艺术家,我是生活家”
#Hardfilm·城市新浪潮青年影像展#
的确不是我的菜……
3.2
艺术家很先锋,拍摄却不痛不痒
新人纪录片作品,鼓励一下,不过,给四星不是鼓励,值四星。看过的还是早期的样片版,片子里的人和事,看着很舒服,很熟悉和亲切,虽然我算不上文艺青年,只能算是一个屌丝。另外,里面也很搞,很有中国特色,经验是学习了,迟早会用上。
个体化与公共化之间的矛盾张力,构成本片表达的核心问题意识——个体化的自由表达与公共化的规训管理之间的矛盾,个体化、小众化的艺术趣味与公共化的受众反响和主流意识形态压制之间的矛盾,个体化的成名欲望、行为方式和性格取向与群体化的艺术家群像、群体性诉求和博弈之间的矛盾。作为新人导演的作品,纵然有再多不足,这一拍摄行为本身,就足以值得肯定与敬佩。
始终在给两星还是给三星之间犹豫。总感觉导演根本没想明白拍摄意味着什么,就仓促地将镜头对准了一群“反常”的行为艺术家们。他的影像像是在模仿一个探头探脑的路人的眼睛,作为观众,我无法与被记录的人群建立深度链接,也无法从种种残缺的行为艺术过程记录中产生精神上的互动。纪录片中段导演的独白不合时宜响起,尔后叙述次序被重构,显露出的都是创作者自我式的沉醉。不过片子里某些场景和作品还是挺让人印象深刻的,比如犴达罕营地的日落晨曦,比如策展人和政府部门的扯皮,比如《超越现实》和《一个红蓝交叠的作品》。
艺术家们思想独立,特立独行,看似滑稽的表演,是思想自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