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华彩追月夜的时候一直在想,小时候很容易觉得民族的东西会不会不够时尚,越长大却越能够欣赏中国传统的乐器,歌舞。某一刻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反正我们今天一起看节目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呼麦,马头琴,江南的水和桃花,还有塞北的风,没有什么比这些具体的景和传统文化,更能让人切实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关于祖国的一切。
华彩追月夜好好看啊,有种古今融汇,千年前的月亮还是如今头顶的那一轮的感觉,千年过去,人们寄托相思,度过中秋的方式换了一茬又一茬,月亮却好像永远没有变过,一直在天空温柔的注视着大地,你要知道,你和曹雪芹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这是多么难以描述的一件事情。
华彩追月夜以自然风光为底,以婉约民乐为料,像是以音乐的特别载体烹饪了一道中秋特供的中式乐餐,看似不是那个卖相最吸引眼球的,却在入口后,散发出一阵又一阵的不同味道,这味道源自传统民乐的厚重与耐品,新意又源自这种乐风的久违与纯粹,加上一帧帧视觉大片般的背景,视听双享这件事之外,我想还有一种和别家中秋晚会拼明星阵容截然不同的新鲜感。
一定要强烈安利大家去看一下华彩追月夜的晚会!看的时候,真的会被祖国的壮丽山河所打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至少在今天,中华儿女们心里装着的,都是同一轮的月亮。
这是一个讲求分众化的时代,在没有任何大咖助阵的情况下,华彩追月夜却精准地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独特卖点:透过国乐演奏改编的方式,结合万里山河的壮美风景,让这些本来就已经脍炙人口的老歌,在中秋之夜焕发新颜。
在中秋刷到了一个有点不一样的晚会《华彩追月夜》,多少有点另辟蹊径但也着实华美的意思了。没有华丽的明星,只有民乐演奏家们;没有璀璨的舞美硬体,只有背景里壮阔的祖国大好河山。
《华彩追月夜》每个篇章里既穿插着与主题相契的历朝名家诗句佳篇,又因应主题外景地的不同民族,穿起与之呼应的少数民族服饰,同时对应篇章的音乐表演上亦在传统民乐团的二胡、琵琶、扬琴、唢呐基础加入了像草原的马头琴、云南的象脚鼓等少数民族特色乐器,创新地延伸了新时代的民乐范畴,这正是以国风潮乐的形式引领大家,把赏月的格局打开。
好喜欢雪山枕月里面的千年之恋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类文明表达思念的方式更改了无数次,这种情绪却好像从来都没有变过,都是同一种的奇妙、相思和柔和。想到一句话,“山是漫长地质年代里变化极其缓慢的浪”。
整场中秋诗乐会经巧妙的设计,被划分为6个乐章,共计18首歌曲依次呈现。纯国风的演奏,足以让人们想起节日的传承乃至民族的底蕴,加之选曲跨度之大之广,通俗、流行、民族均有顾及到,老少皆宜。
雪山、大漠、彩云、江南、长城、海上六个不同的章节,仿佛在用镜头带领我们去祖国的大好河山里赏月。我特别喜欢跟《遇见》搭配的一叶扁舟画面,能够在中秋节遇上这样一场华彩追月夜,也是生命里最美丽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