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不同便不能相爱,文化相异就无法沟通。学会地道俚语,化为失败告白。追随神灵足迹,猛然坠入深海。看到神迹的人类,不忘贪婪本性。露出慈面的神灵,忘记凶狠真容。能让冷水变热,也能让枯花逢春。能让死人回魂,也能让活人昏厥。能让万物焕发生机,也能让海水吞噬一切。能让人腾空,也能让你坠落。
太贺真的演什么像什么说他是印尼人也有人信吧
高雄電影節2018/10/19(五)21:30圖書總館際會廳,導演和藤岡靛映後座談!藤岡靛說上次來高雄是電影痞子英雄首部曲上映那時,感覺他中文有點退步!台灣10/26院線上映!
可能美丽的不是大海,是觉得大海美丽的你。
以神迹显形的“闯入者”,串联起四个年轻人的生活和感情,更勾连东亚的过往与现状,历史钩沉,沉渣泛起,一切创痕尚未消失,产生生命的大海以实体目睹人类社会的变迁流离,视野较广,但拍得比较平淡,“海神”接近于一个符号闪现。
印尼风光,温暖人心,在异国追寻人的本质
wtf
講什麼東西?
深田晃司保持高水准作。在前两部略灰暗的色调后这次竟然通过年轻人传递出一种超越国家建构的人类愿景(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印尼旅游项目的参与)。当然最棒的还是糅合了历史、战争记忆和风土实像。几个年轻演员很亮眼。
在青春成长故事的包裹下探讨印尼战后身份认同、战争创伤、宗教冲突等问题,视角广阔但是表达较平淡,“海神”的符号性过于单一直白,也无法构成神秘主义。
《再见》拍末日,《临渊而立》拍魔鬼,《奔向大海》拍上帝。神与海的关系又带有日本式的敬畏。难得地触及海外日裔和身份认同问题,战争记忆、创伤平复、宗教/文化冲突等亦散在其间。深田对影像的把握一如既往地给人惊喜,只是众多复杂议题难免被一则青春故事所冲淡。
3.5,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任意的“他者”空间,日影视野下的第三世界,被战争与海啸肆虐的城市也许令日本人焦虑地看到了自身的焦虑,而对话中提到了荷兰人,日军占领时的古堡则将文本之下埋入更深一级的隐喻,最终向一种无国界语境回归。《奔向大海》将一些关于日本人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内容化为日常事件之轮回以及青年人暧昧的感情关系,在日常之流动中,却又似是而非地看见某种隐喻,这样,名为“拉乌”的幻海奇男则恰似不复存在。结尾,海滩,葬礼,骨灰,对于生—死的处理,“拉乌”的回归却似乎令人想起今年另外一部相似题材的影片《幸福的拉扎罗》,拉乌“奔向大海”与拉扎罗的回归。
18岁的年轻人要做出国籍的选择,这是两个岛国间历史遗留的身份认同在下一代身上的印证。自然灾害带来的民族创伤又为这座岛屿注入了更多的不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水是复杂的载体,它承载着国民情绪。未解的神灵以水救治了昏倒的孩童;远赴的少女找寻着父亲口中的海域;心有所属的男女在陆地误会失落,再在海上和解高歌……所以,当结尾他们一齐奔向大海,那是一份姿态,是年轻人抵抗的动作。BTW太贺也晒到过黑了吧,再加上流利的当地语言简直秒融入当地(捂脸
今晚月色真美,今天大海真蓝
赤道阳光小镇的海奇妙情节乡村爱情五位少年阿部纯子算是美好的光影体验。有点怀念短评说的那种风光片。
Complexbutempty,深田晃司的神秘主义无疑是“苗条”的。
期待了仨月就给我看这。静静地看老红装b看了俩小时。环境衬托下,前半在好的意义上拍得不像日本片,希望只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看我发现了什么宝藏。
深田晃司的风格一直在变换,这部成了可以和河濑阿姨的《第二扇窗》连连看的神棍喜剧。海神以常人形态入世的设定下包纳了各类议题(历史战争、自然灾害创伤、国别身份认同),而主轴心又随着四个年轻人打转。虽然谈不上深刻,但能处理得清爽且轻巧,看下来也是蛮愉悦的。太贺的表演、藤冈靛的气质,恰到好处。
20190102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