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大家数过了,“艺术”这两个字一共出现了249次。
整个故事太过clean(你懂的),关于艺术的讨论非常游离,太多引语和做作的name-dropping,90年代的表现停留在物件上,所以总感觉空洞。我看的这场很多人中途离场,外国人恐怕不太理解情怀这个东西,我替他们感到无聊。。。浪费这么好的配音班子,我只听出来了黄渤!
意识到郝丽丽的配音是周冬雨之后,片子的好看指数顿时上升了一级!除此之外,厌恶这里面的一切。
视角仍停留在普罗大众对艺术群体的初级认识层面,感觉不到作者对这份事业的真心实意。没能提出问题,也不提供见解,更无法解决任何困惑,只是空无一物的扯了会儿家常,调侃了一下那帮拿艺术装蒜的人,这样做跟写段子有何区别?
1、时间裂了一道缝,1994年从缝里漏出了一块砖,一把火,一场雪。2、柏林电影节打卡,媒体场提前点映开了4场,主竞赛单元的排面是有的。导演在发布会上的求生欲很强,回应艺术生在现实中的挣扎时说,他们会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拥有向上的结尾,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好的。也对,只要能等,就会好的。3、其实不是当下流行搞这种导演回忆录,而是每个导演都有私人叙事的诉求,不分年代,也不论形式。只是送给自己的东西并不好搞,即便是最顶尖的《造梦之家》《罗马》《贝尔法斯特》都有着天然的观影屏障,族群,地域,背景,站位……导演能把自己想要的拍出来应该已经很爽了,这种送给自己的东西,首要就是先爽自己。如果再沉淀等一等,《艺术学院》也许能有更成熟的呈现,但现在这样也可以了,至少已经成功把时间撕开了一条缝,所以加星支持下。
@CinemaXEFM不懂90年代的人无法真正理解的电影,时代洪流中的理想主义裹挟现实主义的青春,都在最后三秒的的字幕里告诉我们,“世界只有一个月亮,好不好看主要看天气”。加一星给仁科的配音!!简直一扫柏林阴雨天的阴霾!!
艺术学院里有许多振聋发聩的片段,而我独在这里深深羁绊:落霞与孤鹭齐飞,从此在心里有了印记,是青春的样子,是美好的离殇。终于快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感喟生命的痕迹了,有那么些时候,我们以为前程似锦啊,其实已经是最好的时光。喜欢冬雨配音那个角色,她是唯一超越了时代的,以她自己唾弃的方式。艺术学院,多么奢侈的青春回忆。Bravo。
艺术学院这个切入点蛮有意思的,1994年的一帮文艺青年作为主角,他们在成长中的迷茫与艺术追求,正是当时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文化轰炸下年轻人的内心世界。配音阵容确实选的好,看完觉得太贴切了。
单纯谈论艺术的片子有何不好?女生角色比男生角色饱满的多,几个男孩除了插科打诨,亮点不多
刘健带有半自传式的时代描摹,对年代场域的描绘细致入微,以自嘲和荒诞的方式勾勒出几条人的生活和转变。暗含着西方文化在九〇年代对艺术学院各处角落的渗透(包含美术、电影、音乐、拜偶像、拜名牌等等),说是本土/传统文化受到动摇,其实是融合。我们见证着两位男生对艺术和爱情观点上的悄然演变,而女生在对爱情的抉择上,也看到中国式温吞败给了西方式热情。两种文化是同床共枕,不论喜欢与否,它都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是对话占据了大量银幕时间,也过分沉溺于空镜的表现,节奏被拉长了许多。btw:papi酱的配音全场最佳
这么多有趣的人物,说了这么老些无趣的东西
我还挺喜欢的,前半段很好各种拿艺术二字开涮全方位吐槽,部分对话和段子精彩比如爸爸的皮夹克和在桥上探讨爱情,掉书袋从文学到绘画再到音乐古今中外全来一遍夹带导演满满私货,感觉还是充满了娱乐。可一到两位女主吵架分手后半段节奏就开始有问题,一唱三叹又开始重复鞭笞艺术导致感官疲劳,结尾也偏弱导致后半段垮掉。但整体对于90年代的追忆仍旧准确迷人,给了一个不曾经历但仿佛身在其中的南京校园即景。
#Berlinale73rdWettbewerb#HausderBerlinerFestspiele4-选题便已足够有趣,看似廉价和粗犷的画风甚至达到了模糊电影中世界与画作界限的效果。用足够的细节去还原,重点在表现迷茫的特定时代和群体的情绪,怎么能强求年轻的学院艺术生真的在“xx是什么”和“艺术的意义”的话题里探讨出什么深刻的见解呢?成片应当与原本设想有着极大的区别:从上海复兴计划的新专辑Sketchbook94的介绍中可以得出如此结论,大量为电影创作的原声最终没有得到使用。
第2060部,FIRST开幕片,柏林金熊入选。大时代艺术青年的真实写照,想起来远古独立纪录片《彼岸》中牟森带领的那批“黄埔一期”的学员们,当然观影的还有历史的重要见证人戴锦华老师。那个时代的人满嘴尼采叔本华,甚至膜拜昆德拉。所以影片如同一个动画记录片去临摹那个时代,但只可惜它不是真的动画纪录片。影片太注重时代性的台词,而没有用台词架起一个故事。人物线有些散,只有不同际遇下的情境。但足以为刘健导演对那个时代的追忆打动
零分。喜欢《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电影专业在读生不容错过。
刘健是个绝佳的时代环境侧写师,可惜这一部多少有点沉溺于自我投射,让时代成了配角。不过最后那张画是真的好,配上崔健的歌是真的震到我了。
#FIRST开幕片
如果说豆瓣用户交友是先聊塔可夫斯基后“有套吗”,这就是聊塔可夫斯基的那一部分。一群张乐山。
看下來很舒服了,“藝術”這種敏感話題能拍成這樣不錯了,畢竟龍標片了,情懷,行話,對話的症候性都設計到位了,該寫實寫實,要發揮也有點發揮,有個這樣的片挺好的,不苛求不苛求,韻到味就好。
5.5。可以輕易撥弄起最表層的nostalgia情緒,但扒開一瞧滿是cliché和namedroping。彷彿參加了一次大一學生的聚餐,聊得熱鬧非凡上天入地,細想來卻陳詞濫調空無一物。不太明白這個題材為什麼非要做成動畫,每一處人物特寫都絲毫察覺不到情緒變化所對應的面部細節。對比把南京的物候和煙火氣揉進每一個鏡頭裡的《推拿》,劉健對地域氛圍的處理近乎削減到只剩下著名景點的空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