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流水账、桥段陈旧就不说了……作为戏曲电影,假定性问题都懒得解决哦,你让茅善玉演一个小姑娘,舞台和大银幕不是一回事好嘛,实景与戏曲、地域与沪语之间的不协调也是这个问题。说是敦煌女儿吧,其实在拍敦煌好丈夫,搞出这种跑题作文也是服气的
不理解这样的片子还要磨皮滤镜,也不理解这样的片子怎么拿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最不理解讲樊锦诗老师的故事选了妇女节上映还要在片尾注“樊锦诗先生”……不是所有的戏曲电影都是《白蛇传·情》
去看茅善玉老师的,戏剧拍成电影基本都这样,半电影半舞台剧的结合。说实话是两面不讨好的。最后银幕上出现樊锦诗本人,配字『樊锦诗先生』,还是动容。
感觉是一部绿幕歌剧……故事也没讲好,敦煌的景色也没拍好,只能说主角唱戏唱的不错。
想表达啥?
值得推荐
没剧情看不下去
看的现场版录像,祝愿沪剧也能熠熠生辉
Itgoesslowlyinmediation.
唱得很好,就是很样板戏
我也看不下去
唱得确实非常好,而且也让我知道自己的上海话多么“洋泾浜”,但是呢,看完我突然要为男权发声,虽然说结婚后家里事让女生承担不公平,那让男人承担就公平了。女主老公独自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女主沉迷于敦煌研究,似乎也哪里怪怪的。真的只能说,科研人员的亲属不容易啊
格局小了,这一代人的牺牲和奉献是有目共睹的,不是影片展现出的小家子气。这一辈大学生是真情实意地想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一代人,也可能是仅有的这么想的一代人了
大烂片!明明是歌颂女性,明明选三月八号,片尾大大的“樊锦诗先生”是想恶心谁???🤢
学习了敦煌文化保护的若干知识,向那时的知识分子致敬。感觉沪剧也是通俗易懂的,演员演的挺好的,把人物立住了。画面语言比较一般,感觉还是没想好是完全电影化,还是在舞台表演的基础上加入实景的元素,一些配角直接把那种很戏剧化的表演带入实景中就很尴尬了。
敦煌的学术人值得尊敬,电影拍得过于下头.#日月光SFC包场了
敦煌是真的美,但是影片的镜头没有把美推到极致,反而整个电影设定很舞台剧,故事讲述的一般,但是敦煌人的科研精神确实有感染力。影片中交响乐很有穿透力,弦乐带来强大的力量。没想到沪剧还挺好听的!吴侬软语吵架也很有韵味。
《我心归处是敦煌》2017年,彭金章先生病逝前,递给樊锦诗先生一张小纸条,写有6个数字—家庭银行卡密码。2019年,樊锦诗先生去领奖,会务组让她穿正式一点,她就穿了自己最像样一的衣服—一件红毛衣。她的双胞胎姐姐樊锦书在电视里看到了,很高兴,因为那件毛衣就是姐姐手织的。
不小心撞见了见面会,感觉还蛮好的,整部电影都是沪剧为主,就知道背景就还是会被带入,挺好的,想去敦煌看看
《敦煌女儿》继承了沪剧一直以来关注当代、关注女性命运的特质,细腻刻画了新时代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成长与追寻、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彷徨与取舍,既让人动容又引人深思。希望借助电影化的视听语言,《敦煌女儿》关于沪剧、敦煌和女性的多元内核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切和眷注。